劉紅權和左權盲宣隊

向天而歌的左權盲宣隊。

1938年,抗日戰火中,左權盲人宣傳隊成立。那時候,左權縣還叫遼縣,盲宣隊自然也叫遼縣盲宣隊。後來,因爲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犧牲於此,1942年,遼縣改名爲左權縣,遼縣盲宣隊隨即也更名爲左權盲宣隊。左權盲宣隊至今已傳承了80多年是自帶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的。

盲人劉紅權自幼熱愛民間音樂。1995年,他加入左權盲宣隊,是現在的盲宣隊隊長。如今的左權盲宣隊,一年的鄉村演出大約二百多場,主要在左權鄉下。現在的左權盲宣隊,發掘保留了左權民歌、小花戲、蓮花落、左權琴書等戲曲和曲藝形式,有9個隊員。左權盲宣隊發展史上,最多時,隊員有40多個。劉紅權加入後,最多時有十七八人。

盲人雖然不能做戲,卻能將小花戲中的音樂精華靠單純的演唱最大化發掘出來。歷史上,左權盲宣隊也參加過三皇會的演出。以前,每年九月九,左權縣要舉行民間社火活動,開三皇會,祭拜三皇,即天皇地黃人皇。

2003年,對於左權民間盲藝人劉紅權和左權盲宣隊來說,都是非常幸運的一年。經由已故作家劉紅慶,即劉紅權哥哥的大力推薦,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田青教授,在這一年8月,開始關注並且推動左權盲宣隊,準備讓他們走上更大的平臺。在同年10月,田青教授帶領盲宣隊全體成員,走下太行山,走到首都北京,爲公衆所認識和接納。

以此爲契機,盲宣隊恢復了好多劇目、曲目。當年進京演出,盲宣隊員們都是自拉自唱。《下河東》《徐策跑城》等大戲的所有唱段,他們都自拉自唱;民歌小調、左權小花戲、左權琴書等各種曲藝形式,他們更是不在話下,而且能唱出其獨特的精髓和風韻。尤其是左權獨有的民歌開花調,他們唱起來特別得心應手,聲情並茂。

當年進京演出,最受歡迎的是兩個節目,一個是民間小調《光棍苦》,另一個是左權琴書《馮奎賣妻》。其中,《馮奎賣妻》是依據發生在明朝崇禎年間的真人真事創作,如今已經成爲最著名、最經典的左權琴書曲目。

2003年10月10日,在首都師範大學劇場,田青教授把劉紅權和左權盲宣隊,隆重介紹給了到場的嘉賓和觀衆。當時,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著名歌唱家王昆、成方圓、搖滾歌王崔健等首都音樂屆的大咖,都到場看了演出。這場演出,被命名爲《向天而歌——阿炳還活着》。各位大咖都切身感受到,人類對原初非常純美的人情人性的追求,和那份大道天成渾樸本真的純天然之美。面對這樣非常原生態的演出,各位大咖都感覺非常震撼,耳目一新。劉紅權和盲宣隊員們的真實真誠,尤其深深打動了這些音樂精英。

機緣巧合,當年進京演出,太原師範學院音樂系的副教授任俊文正好在首都師範大學進修。熱愛民間原生態音樂的任教授,將左權盲宣隊演出的全程進行了精心拍攝,爲這樣歷史性的時刻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影像資料。後來,任教授就沒有停止過對劉紅權和左權盲宣隊的關心與支持,而且這樣的關心支持,是那樣細心貼心。最主要的是,任教授前後還給盲宣隊捐贈了許多的樂器。

多年來,田青教授和左權盲宣隊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田老一次次來到左權鄉村,看望劉紅權,和這些盲藝人,也一次次把他們帶到都市,不遺餘力地推介這些沒眼人,和他們醇厚的民間音樂。

如今,中央音樂學院的張天彤教授,從田青教授手裡接過了接力棒。近期,她策劃並親自主持了左權盲宣隊進京演出二十週年紀念演出。左權盲宣隊和他們的原生態演出,再一次在京華的舞臺亮相。

2003年以來,左權盲宣隊受到各級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關愛。

著名傳記作家劉紅慶作爲左權人士,同時也是劉紅權的哥哥,他通過多種形式爲盲宣隊奔走宣傳,策劃了一場場演出,不遺餘力地對左權盲宣隊進行全面推介。2005年,澳門的陳先生,從澳門趕過來,前後捐助了許多物質。中國導盲犬之父,大連導盲犬培訓基地的王靖宇教授,還給劉紅權等人提供了中國最優質的導盲犬,爲他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2006年,亞妮從電視片拍攝轉到紀錄片《沒眼人》的拍攝中,開始持續拍攝盲宣隊的日常。

如今的劉紅權和左權盲宣隊,還一直活躍在左權鄉間,一次次給鄉親們帶去優質的文化大餐,更給鄉親們帶去了無限的歡樂。他們這羣越來越少、越來越老的沒眼人,用自己的雙腳,丈量着太行山的水水水水和左權的山鄉村鎮,更用世世代代傳承至今的古老的文藝節目,溫暖着太行山民、左權鄉親的世道人心。

焦點閱讀

電子郵箱:Chnjinju@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