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海歸老爸:2024年高考和1993年高考第一天北京都在下雨

2024年6月7日,北京一早就煙雨濛濛。不奇怪,從我的高考第一天1993年7月7日到現在,好像每次都如此。挺好,涼快。

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天,爸爸騎車帶我去了考場,那時騎車帶人會被罰款,但高考期間,警察一般不管。多少年後,我聽說安徽有個毛坦廠中學,高考考生乘坐專車直達考場,萬人送行,警車開道,比北京參加高考的場面隆重多了。

升學在中國人心裡,永遠是個情結。即便是留過學、人到中年、而今也做了父親的我,兩天前看到孩子小升初的一派沒被錄取還是不由得捶了一下桌子——電腦派位、碰運氣也不想輸!現在想起來,好像留學也白留了,也算是接受了國外素質教育?也算是跳出了應試魔咒?也算是經歷了思辨意識的訓練?那一刻,還是爲了升學結果而糾結,不糾結自己了,開始糾結孩子了?!

這證明我還是中國人,還是深受中國教育的一代又一代人中的一個。

中國人最務實,別扯什麼接受現實、心如止水,2024年1342萬高考考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總共就147所雙一流院校,錄取概率比哈佛、耶魯高不了多少,很多時候比這些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校還難,不着急行嗎?不拍桌子行嗎?

這與上車搶座、郵輪搶飯一樣,中國人比其他任何民族都活得明白,這世界烏央烏央這麼多人,機會鳳毛麟角、稍縱即逝,不積極進取行嗎?

中國人追求教育公平,但從不指望。別忘了,憑本事考上了又能怎樣?還要分班考呢,還有精英選拔呢。孔子說“有教無類”,但從來沒有實現過。

“少年班”不僅僅是中科大在搞,全國比比皆是,只不過名目不同,用途各異,到處都在拔尖、掐尖,但這些尖子生的錦繡前程不是遠走海外名校,就是混跡在國內科研部門。對誰有用呢?

從小升初、中考、高考,到考研、考公、考職稱,中國人從小就在戰鬥中成長,從小卷到大,早就習慣於拼個你死我活,不太可能抱團,身邊都是對手、敵人。

記得1993年7月7日高考第一門我就考砸了。語文的波動性大,我隱約覺得自己的作文跑題了。後來高考成績公佈後,分數確實很低,150分的卷子,我只得了105分。

爸媽幫我做了心理疏導,他們隱藏起了緊張,給予我最大程度的愛與安撫。我與父母的溝通一直比較好,儘管原生家庭的問題也一直存在,但我溫和、隱忍的性格配備了勤勉與堅韌,在半生的歷練中,保持着積極的心態與強大的韌性。

不好鬥、傾向於一團和氣的我,終於還是戰勝了自己,咬牙挺過了高考過程中的失落期、疲勞期,再加上1993年北京高考語文成績普遍偏低,我的總成績幸運地脫穎而出,進入北京市文科前30名,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錄取。

在我們的應試文化環境中,高考成績被人爲提到當年科舉的高度,它的“好處”竟然沒有邊際效益遞減:我這個死讀書的平凡人,在高考三十多年後,仍被誇張地介紹爲“當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容不得我做修正,便被所有人的褒獎、羨慕、歎服淹沒了。

“高考門第”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被很多人認爲是“真功夫”!而留學所得到的學位似乎沒有高考成績附加值高,難道留學是假把式嗎?

至於“美國高考”“英國高考”更被國人嗤之以鼻,也難怪,中國高考成績的決定性後果很上頭!秒殺西方高考!

2024年北京高考第一天的雨還在下,據說已經達到中雨量級。高考就像這雨,在記憶中綿延不絕。

高考後又能怎樣呢?其實,我的人生在高考前和高考後一樣掙扎。很多學生時代就累積起來的問題需要在高考後一一解決,比如眼界狹窄、主觀臆斷、偏聽偏信等等。

應試教育給每個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思維烙印,生命與高考緊緊結合在一起,成爲一種生活狀態,成爲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老師會說,“那是爲了你好。”很難反駁,我們的生存環境決定很多操作的合理性和自洽性,很多由此養成的習慣,會被帶到留學時、工作上、家庭裡,慢慢地傳承,像一條暗河,流向我們孩子的那一代,流向他們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