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低價電動車給美消費者帶來希望 彭博:老牌車企徹夜難眠

中國低價電動車給美國普通消費者帶來希望,彭博:老牌車企徹夜難眠。(新華社)

「中國超低價電動汽車給普通美國消費者帶來希望。」觀察者網引述彭博18日發表專欄作者基諾·哈頓(ByKeith Naughton)署名文章,再度把焦點對準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對美國老牌車企帶來的挑戰。文章指出,中國物美價廉的汽車被美國同行視作「巨大的戰略威脅」,正迫使後者爲普通消費者生產價格更加合理的產品。有業內人士稱讚中國汽車不僅在成本控制領域十分出色,設計也做得越來越好,並呼籲西方車企必須向中國同行學習。

文章開門見山地指出,美國汽車製造商現在面臨着來自亞洲的更大挑戰。儘管中國電動汽車尚未能夠登陸美國市場,甚至消費者都不清楚這一時刻何時到來,但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勢頭已經讓美國老牌車企們徹夜難眠。

比如中國車企比亞迪推出的「海鷗」車型,不僅設計和配置不錯,還擁有自動倒車等先進技術,更吸引人的是其不到1萬美元的售價,這比美國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低了5萬多美元。比亞迪在2023年末超越特斯拉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商。文章認爲,中國車企如此便宜的價格,可能會迫使美國製造商從主要爲富人生產昂貴的第二輛汽車,轉向爲普通人生產價格更合理的電動汽車。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西方公司產品的製造中心,現在正下定決心擴大自己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哈頓寫道,在中國已經成爲全球電動汽車最大市場的背景下,中國車企正在藉助這一規模和製造技術,希望把頗具價格競爭力的車型銷售到如今日益關注氣候變化的全球市場。

然而,中國車企的雄心卻令美國等國感到焦慮。哈頓在文章中指出,美國等國政府企圖利用加徵關稅的貿易壁壘遏制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勢頭。美國製造業聯盟甚至直接呼籲拜登政府對中國採取「新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防止「滅絕級事件」發生。

「如今,中國公司的競爭力非常強。」曾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亞洲分支工作的行業顧問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說,「現在每個董事會都想知道,我們如何與他們競爭?」

文章注意到,面對中國車企的挑戰,福特和特斯拉等車企轉變了傳統的模式,開始下探廉價、小型電動汽車領域,福特還希望通過探索其他電池技術來降低造車成本。

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坦承,比亞迪的「海鷗」車型「非常棒」,他警告說,任何在不久的將來無法在全球範圍內與中國競爭的汽車製造商,都有可能損失高達30%的收入。福特的一位電動汽車業務高管直接把中國電動汽車稱作「巨大的戰略威脅」。

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 NV的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說:「中國車企的攻勢可能是特斯拉和我們這樣的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我們必須非常、非常努力地工作,確保爲消費者提供比中國更好的產品。」

「西方公司必須學會使用中國已經掌握的最新低成本技術。」汽車諮詢公司 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兼全球汽車業務聯席主管馬克·韋克菲爾德(Mark Wakefield)呼籲西方車企正視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人在面向全球消費者的汽車設計方面也做得越來越好」。

「他們的汽車外觀通常都很有吸引力,如果你將它們與許多西方設計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它們既特別又有很強的競爭力,甚至往往比西方同行更好。」韋克菲爾德說。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教授鄧兆生(Christopher S. Tang)此前也發文指出,面對中國車企的競爭,美國不應橫加圍堵,因爲這注定無功而返。美國車企反而應該與中國車企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相互學習,從而推動美國的創新。

鄧兆生說,「如果你無法擊敗他們,那就加入他們。美國可以與中國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合作,例如制定全球標準、分享最佳實踐以及應對與電動汽車相關的環境挑戰。通過這樣做,美國可以增強自身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和創新,同時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