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市場雜音多 轉看疫情受害股
美國大選落幕,但市場並不平靜,好壞消息出籠、股市漲跌互見,滬深300指數13日收黑1.05%,收4,856.85點;創業板指數收紅0.23%,收2,706.81點。中國基本面不變,加上五中全會開完,中國政策支撐下,諸如半導體、替代進口、醫藥及新能源等都有表現空間,但短線市場消息干擾雜音較多,建議可轉回留意上半年之疫情受害股。
中國A股市已區間震盪三個多月,美國選舉的不確定性因素將解除後,以及即將進入政策風口期,市場將有望逐漸走出陰霾。但由於國際上新冠肺炎疫情又再度擴大,市場除關注螞蟻集團取消上海、香港上市消息,加上藥廠輝瑞傳出疫苗有效率達90%好消息,以及「雙11」電商銷售傳出捷報,好壞消息參半,干擾雜音較多。
首先,市場關注的重點自美國選情轉移至疫苗消息。美國大選前關注川普與拜登誰勝,到選後代表共和黨的拜登勝選,不過,現任川普總統仍不善罷干休,於部分州提出訴請重新驗票。儘管選後少了一個選舉不確定因素干擾,市場關注焦點轉回新冠疫苗消息,先有美國大廠輝瑞公佈的新冠疫苗成功率達90%,後有中國藥廠也傳出相關消息,帶動醫藥類股。
從政策面來看,中共五中全會後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包括:太陽能、新能源車等均因爲有政策支持的期待而表現近期較佳,預期後續包括:半導體、進口替代、醫藥醫療、國防軍工等領域也可能成爲資金關注的焦點。而2020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乃至於2021年初的人大、政協「兩會」,在這一段政策密集發佈期間,政策支持的產業皆有望受到關注。
資金方面,經過8~9月資金賣超後,10月外資基本持平,11月資金可望重回淨流入的軌道;觀察市場,陸股單日成交金額僅略微回升至人民幣(下同)7~8千億元;融資融券餘額雖處在高位,但成交佔比明顯降低,顯示散戶短線觀望心態仍偏濃厚。
長期而言,資金流入具有持續性,看好中國A股的成長性以及國際化的趨勢。而港股通於9、10月份分別淨流入417、710億港元,不受國際股市波動而影響,顯示中資持續性流入香港,中資對於港股的影響力愈加提升。
隨着不確定性因素陸續解除,預料2021年第一季中國A股將逐漸走出整理格局,市場資金有望重回長期具業績成長性的行業,其中,以長期聚焦的高端製造業與內需消費領域爲重中之重,政策支持的新能源與環保節能等行業,預期成爲2021年全球市場特別關注的熱點。
回到基本面,關注重新迴歸「十四五規劃」及2021年具業績表現的成長股上,預估行情可望再次聚焦於科技以及消費,而筆者也觀察到市場資金有重新回頭,尋找上半年受到疫情衝擊,業績表現較落後之產業如:飯店、觀光、能源、零售銷售與金融,有望落後補漲。
而近期較弱勢的電腦、半導體以及通信族羣由於基期較低,可能是較具備超額報酬的族羣,也是短期內轉而調整加碼的重心。但建議投資人應留意市場波動,避免重押單一產業,或是以中國基金來做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