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債收益率首度低於日本 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

中國2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6日一度降至1.900%,這是自有可比數據的2001年11月以來、中國首次低於日本。(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下降,日媒觀察發現,30年期和20年期均低於日本,10年期則處於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瑞士和日本的低水準。這是因爲中小金融機構等預見到大規模貨幣寬鬆,正在加快購買國債,而利率下降已引起貨幣貶值壓力,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接近約17年來的低點。

《日經新聞》報導,英國倫敦證交所集團(LSEG)的數據顯示,中國20年期國債(基準債券)的收益率6日一度降至1.900%(債券價格上漲)。與此同時,20年期的日本國債收益率升至1.918%,這是自有可比數據的2001年11月以來、中國首次低於日本。7日也出現了中國收益率低於日本的情況。

從日本和中國的國債收益率來看,2024年11月底30年期剛剛逆轉。從收益率曲線來看,中國超長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先行下降,作爲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逆轉也逐漸具備現實意義。

中國在2024年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時隔約14年首次提出了轉向「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首次使用了「超常規逆週期調節」這一表述,代表着要同時擺脫傳統的經濟刺激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正在縮小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傳統貨幣調節手段的作用。買賣國債的目的是完善與以短期利率爲政策目標的已開發國家相同的制度。不過,大陸央行的總資產中國債比率已上升至近6%,市場相關人士評價稱「接近量化寬鬆」。

爲了在實質性加強的大規模貨幣寬鬆之前搶佔先機,大陸農村金融機構等中小金融機構紛紛轉向購買國債。與國有大型銀行相比,這些機構的客戶基礎和實力較弱,因此不得不將資金投向相對安全的國債。報導稱,這種情況與過去的日本相似。

在中國大陸,以政府抑制泡沫的政策爲契機,房價轉爲下跌,正在導致以高價商品爲中心的消費低迷。北京2024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減14.1%,上海同比下降13.5%。消費低迷帶來物價難以上漲的「反通膨」,這也對國債投資起到推動作用。

報導分析,儘管人民幣存在資本管制,但其今後作爲與瑞士法郎和日元並列的低利率貨幣,「套利交易」可能會變得活躍,而這將導致貨幣貶值。中國將面臨兼顧貨幣寬鬆和阻止貨幣貶值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