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PPI連跌 通縮成首要風險
大陸去年PPI下降5.2%,圖爲北汽集團黃驊分公司工人6日在工作。
大陸股匯重挫引爆金融風暴的疑慮還未平息,9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再度讓大陸經濟前景烏雲密佈!大陸2015年12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6%,再創6年新低,而PPI則是大跌5.9%,爲連續46個月負增長,顯示需求不足導致通縮的風險正在升溫,專家示警,這將是大陸2016年的首要風險。
一開年,大陸官方推出的經濟數據,再再引發外界擔憂,不但看不出止跌,甚至暗示今年恐會全年低迷的預警,連黨媒都已透露,今年是L型經濟。
產能過剩問題未解
以8日公佈數據爲例,去年12月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11月下降0.6%,與去年同期比,下降5.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11月下降0.7%,比去年同期下降6.8%;整個2015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2014年下降5.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6.1%。
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餘秋梅表示,12月分出廠價格降幅擴大,主因是石油、黑色金屬等相關價格擴大跌幅,燃氣生產和供應價格也由升轉降。
雖然有些機構樂觀認爲經濟已觸底,今年PPI跌幅會縮減,但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認爲,只是因爲比較基數越來越低,畢竟已連跌46個月;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供大於求導致價格持續下跌外,美元強勢、新興市場經濟低迷,會繼續讓中國大陸外貿出口產品的出廠價格持續下跌。
這時要注意的就是通縮問題,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說,產能過剩及庫存積壓問題,依然壓制工業品價格的反彈,短期內PPI難復甦。
20年來第3次大通縮
2015年以原油爲主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跳水,加上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產能過剩現象的加劇,導致PPI全年負增長5.2%,接近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負5.4%的紀錄;若以GDP平減指數來看,全年指數恐爲負值,成爲20年來,除亞洲金融危機、美國次貸風暴外,第三次中國發生通縮之年。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在這麼低的基期下,PPI降幅仍無改善,顯示工業部門通縮嚴峻,需求不足導致通縮升溫,將是2016年首要風險,建議政策寬鬆及供給側改革,雙管齊下同時發力,才能力抗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