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要小心…「會走路的肺炎」好發於2族羣 黴漿菌感染抗藥性大增

11歲女童高燒、咳嗽不止,轉診到部立彰化醫院治療,原來是感染黴漿菌並引發肺炎。圖/彰化醫院提供

彰化縣11歲顏姓女童高燒、咳嗽不止,轉診到衛福部彰化醫院確診爲黴漿菌感染並引發肺炎住院治療,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對女童施用的巨環類抗生素卻無效,使用替代抗生素纔好轉,這類個案越來越多,凸顯抗藥性嚴重,也呼籲,年節將到,羣聚也增加黴漿菌感染風險,宜戴口罩、勤洗手應對。

女童媽媽表示,女兒日前高燒不停,在診所看診服藥後第3天轉爲咳嗽,轉診到彰化醫院檢驗確定是感染黴漿菌,也引發肺炎,但住院治療卻還是持續咳嗽高燒,經醫師解釋後更換抗生素治療纔好轉,住院7天出院,前後折騰10多天。

馬瑞杉說,女童經多病原核酸檢測是黴漿菌感染,且其X光片左肺大片反白,顯示爲肺炎,因此住院以常規的巨環類抗生素(阿奇黴素)治療,但高燒仍未退,住院3天后左肺X光片反白範圍更大,顯示抗生素失效,改用替代的去氧羥四環素治療纔好轉。

馬瑞杉表示,不只是顏姓女童,最近還有很多孩童個案也都有這類抗藥性情況而住院,兄弟姊妹間相互傳染而一起住院的案例也不少,顯示醫界憂心的抗生素抗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另有資料顯示,這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在臺灣已達60%,而替代的抗生素用在兒童必須要更小心,這種過程造成治療的不確定性,有時也讓醫病關係更緊張。

馬瑞杉說,造成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原因可能是過度診斷黴漿菌肺炎,而輕易用藥有關,也造成整個大環境的黴漿菌具抗藥性,若能避免過度使用巨環類抗生素,抗藥性或可逐漸下降。

黴漿菌傳染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染,好發於兒童及年長者,易羣聚傳染。黴漿菌和大部分細菌不同,雖易造成肺炎,但得病者卻常常精神奕奕,所以常被戲稱爲「會走路的肺炎」。

馬瑞杉說,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創10年新高,民衆旅遊日本尤其要注意,而我國的黴漿菌感染雖然沒有大量攀升,但近幾個月人數確實不少,尤其是接下來的農曆過年期間,羣聚機會多,更要預防,在公共場所最好佩戴口罩、充足睡眠、均衡飲食。

部立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說,預防黴漿菌感染風險,宜戴口罩、勤洗手。圖/彰化醫院提供

女童感染黴漿菌並引發肺炎,住院時X光片(左),3天后X光片反白範圍更大(右)。圖/彰化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