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驚現類似埃博拉感染,疾病爆發危機浮現

(彭博社)——美國政府主要的衛生大使表示,盧旺達首次有記錄的馬爾堡病毒(一種類似於埃博拉的出血熱)感染,這是在聯繫日益緊密的世界中,危險的動物源性疾病爆發將更加頻繁的又一跡象。

盧旺達衛生部表示,至少有 11 人死於這種由埃及果蝠攜帶的疾病,另外還有 25 人被隔離。

隨着人口增長和交通改善,所謂的人畜共患病(由動物攜帶、不時傳入人羣的病原體)爆發頻率增加的情況已被預測了數十年。

“這屬於生態失衡,從本質上講,我們正在進入此前未曾涉足的地區,”美國全球衛生安全和外交事務高級官員約翰·恩肯加鬆週三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將會推動疾病的出現,如今我們正在目睹這些疾病是怎樣出現的。”

恩肯加鬆列舉了自 1976 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現埃博拉以來,其爆發頻率增加的情況,以及該國東部和鄰國布隆迪最近出現的猴痘亞型作爲傳播的例子。

馬爾堡病毒也會感染除人類之外的靈長類動物,其導致的症狀包括髮熱、皮疹和嚴重出血等。

馬爾堡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相當有限,和埃博拉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該疾病於 1967 年首次被發現,當時在德國的馬爾堡鎮和如今叫做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同時爆發了疫情,感染者爲處理從烏干達進口綠猴的實驗室工作人員。

自那時以來,在幾個非洲國家以及俄羅斯和荷蘭都有人類感染的記錄。在整個南部非洲發現的埃及果蝠攜帶此病毒,偶爾會使與之接觸的人類受到感染。

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IAVI)首席執行官馬克·範伯格(Mark Feinberg)稱,像馬爾堡這類疾病‘似乎發生得更爲頻繁,而且在以前從未出現過的地方冒頭’,該組織是一家致力於研發潛在馬爾堡疫苗的非營利性疫苗及抗體藥物開發商。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稱,雖然實驗性疫苗正在研發中,但目前尚無針對該疾病的許可治療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駐盧旺達國家代表布萊恩·奇隆博在國家電視臺上稱,一些實驗性治療方法和疫苗將在未來幾天抵達盧旺達。

盧旺達衛生部長薩賓·恩扎西馬納在同一電視臺覺得,目前沒有必要實施封鎖以防止進一步傳播。

與盧旺達接壤的布隆迪已經開始了一項準備工作,要求人們向醫療當局報告任何疑似病例,並將與世界衛生組織討論潛在的應對措施。

“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因爲布隆迪和盧旺達之間通過兩國人員流動有接觸,”布隆迪衛生部長利杜因·巴拉達哈納週四在布瓊布拉告訴記者。

據國際艾滋病疫苗倡議組織的範伯格所言,盧旺達在抗擊這種疾病方面應對裝備相對較爲完備,但其較貧窮的鄰國卻並非如此。布隆迪和剛果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他說,盧旺達“在公共衛生系統方面是一個能力格外突出的國家”。“倘若疫情蔓延至剛果民主共和國,甚至有可能源自該國,未來幾天和幾周的情況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

——保羅·理查森協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