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印度拿什麼讓美充當戰略棋子

大陸學者質疑印度拿什麼讓美充當戰略棋子。圖爲2020年10月9日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航艦打擊羣在印度洋進行海上操演。(摘自美國太平洋艦隊推特)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24日在陸媒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政府日前授予印度總理莫迪功績勳章」,旨在表彰莫迪「在提升美印戰略伙伴關係方面的領導作用」。而就在此前不久,一位美國軍方人員透露,「準備在喜馬拉雅山區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提高士兵寒冷環境的作戰水準。雖然迄今未見印度軍方對此做出迴應,但是多少意味着未來美印兩國或有聯手在喜馬拉雅山區採取針對中國的可能。那麼,隨着美國即將迎來權力移交,拜登上臺後,美印還會持續當前的「親密」關係嗎?

林民旺表示,印度藉中印邊境局勢緊張,在「拉美反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未來難以持續。在美國大選投票日一個星期前的10月27日,雙方迫不及待地簽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定》。這將使印度獲得美國方面提供的準確的地理空間資料,提高其導彈和無人機打擊的準確性,同時也意味着印度防務系統將受到美國的監控和操縱。表面上看,這是印度「犧牲」自身戰略自主和防務自主,來平衡所謂「中國威脅」。然而,這實質上不過是新德里試圖在中美戰略競爭中「火中取栗」。

文章稱,新冠疫情暴發之初,印度戰略界的精英們帶着對華的持續敵意錯誤地以爲「中國將會內外交困」,由此將給印度提供一個「千載難逢的取代中國的良機」。爲此,印度不惜追隨美西方藉疫情來抹黑中國,推動在經濟上「脫鉤」,在中印邊境大肆侵權並置中方的交涉於不顧。只是,新德里的如意算盤又一次落空。中國不僅成功地控制住疫情,還成爲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新德里原本試圖「承接」搬離中國的企業,這個願望也沒有着落了。

再加上,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後,未來拜登政府是否會像特朗普政府那樣毫無理性地反華?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印度心裡總有些七上八下。

林民旺說,除了繼續拉美反華,印度自己還在不斷釋放強硬對華的信號諸如要將印度海軍艦隊重整,大肆增加軍購預算,改進戰機的軟硬體裝備,在邊境修建直升機停機坪等。同時,還在對中國電信供應商進行審查,封禁有中國企業背景的APP,減少對華商品的依賴等等。如此種種,只能是滿足一下印度民族主義心理,很難給印度在邊境談判上的訴求增加籌碼

林民旺強調,印度有時候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高估自己的戰略謀畫能力。可問題是新德里能拿出什麼樣的籌碼,讓美國當印度戰略的「棋子」呢?迴歸理性,同中國相向而行,這是另一條可行的路徑。畢竟,中國一再強調,儘管發生了邊境衝突事件,但是中國的對印政策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