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中科院發現新細胞 它決定你癢了之後...抓還是不抓

▲一種神經元在控制「你抓癢的行爲」。(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研究員孫衍剛14日表示,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一類新的神經元(神經細胞),能夠決定「你感覺到癢了之後,抓還是不抓」。該神經細胞釋放速激肽(Tachykinin),是一種興奮性神經元。

孫衍剛表示,這羣「搔癢」神經元,就像一道門,阻擋着輕微的癢;只有推開這扇門人們纔會開始抓癢。在研究中,神經科學家們使用侵入性的方法來操控這羣神經元,但在臨牀中還有待開發「非侵入性」的控制方式來治療相關疾病。此外,孫衍剛還說,目前該研究使用小鼠做爲研究對象,「不能忽略人與小鼠之間存在的物種差異」。

研究團隊進一步證實了該神經細胞具有此功能原理,「它調控脊髓中的另一種神經元,分泌着胃泌素並釋放肽受體」,當在實驗動物中抑制或殺死上述「釋放速激肽」的神經元時,即使受試動物很癢,也很少抓;但相反地,當使該神經元活動起來時,即便不癢,也會瘋狂地抓。

論文目前已經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元》(Neuron)上,揭示了「速激肽」神經元能夠產生「癢感-抓撓」惡性循環的重要性。因此,這一發現將成爲解決許多「慢性癢」疾病的起源,有望在未來幫助改變整體臨牀治療的思路,研發出新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