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快跑"火出圈!自動駕駛時代來了,保險行業如何應變?

記者瞭解到,“蘿蔔快跑”目前已在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並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上海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測試。

不過,近日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發佈視頻稱,“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行人躺在出租車前,事故造成了部分車輛擁堵。隨後,百度方面迴應稱,是車輛在綠燈亮起啓動之際,與一名闖紅燈的行人發生了輕微接觸。

這一事件也讓市民在排隊嚐鮮的同時,不由得擔心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認定?試點車輛是否配備了相應的保險?保險公司賠不賠?自動駕駛汽車專屬商業保險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責任認定較爲複雜

記者從業內多方瞭解到,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界定和賠償問題相對複雜,具體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自動駕駛的級別、事故發生時是否有人類駕駛員在場、事故原因等。

根據工信部等四部門在2023年11月聯合印發的《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實施指南(試行)》(下稱“實施指南”),車輛在自動駕駛系統功能未激活狀態下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現行規定承擔責任;在自動駕駛系統激活狀態下發生違法或事故的,試點汽車生產企業和試點使用主體需在規定時間內向相關部門提供證明材料,若未按規定提供材料,需承擔事故責任。

此外,實施指南還提到,車輛在自動駕駛系統功能激活狀態下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確定各方當事人的賠償責任。

“在自動駕駛系統功能激活狀態下發生事故,責任主體較爲複雜。”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例如,對於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或L4級別(高度自動駕駛)的自動駕駛車輛,第一責任人通常是駕駛員;對於L5級別(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在無駕駛人期間發生事故,原則上由車輛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擔責任。

上海小娜汽車總經理邢新初向記者指出,在分析自動駕駛車輛的交通事故責任和出險處置時,不要僅僅關注“無人”這一駕駛因素,更要關注自動駕駛車輛的“四有”。

一有法規指引。交通運輸部已在去年發佈《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對自動駕駛各相關方的權利義務進行了說明。

二有“人”。根據上述文件規定,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的有條件自動駕駛汽車、高度自動駕駛汽車應隨車配備1名安全員;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在指定的區域運營時可使用遠程安全員,遠程安全員人車比不得低於1∶3。

三有行駛證。自動駕駛車輛必須領取行駛證,行駛證車主即爲車輛的責任主體。

四有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自動駕駛車輛必須購買交通事故強制責任險,這意味着相關事故處置受到保險法規則約束。

專屬保險尚需時日

記者梳理髮現,自動駕駛汽車至少涉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承運人責任險、乘客意外傷害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以及其他交通事故責任商業保險等多種保險。而且與普通商業運營網約車相比,自動駕駛相關保險產品在種類和金額上也有着更爲嚴格的要求。

實施指南明確要求,試點使用主體應當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爲車輛上路通行購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及每車不低於500萬元人民幣的交通事故責任保險。

在業內看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機動車輛保險產品,尚不能完全滿足自動駕駛轉嫁責任風險的需要。那麼,自動駕駛汽車專屬商業保險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爲,目前尚無專屬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保險產品,背後的難點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責任認定複雜。自動駕駛汽車通常涉及多項設備的聯合使用,可能出現多個致損原因並存的現象,增加了事故責任認定的難度。

其次,技術存在不確定性。當前,自動駕駛技術仍在不斷髮展和完善,其性能和安全性可能存在不確定因素,這使得保險公司難以準確評估風險並設定合理的保費。

再者,數據獲取困難。保險公司需要大量數據來評估自動駕駛汽車的風險,但目前相關數據的獲取和共享機制尚不完善。

最後,法律法規滯後。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法規仍在不斷完善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險產品的開發和推廣。

“自動駕駛汽車專屬商業保險產品的開發難點,主要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構造、風險點與傳統燃油車存在明顯差異,其投保需求、保險費用、費率釐定涉及因素也不同,保險責任和使用場景更爲複雜。”楊帆補充道。

傳統車險產品尚未覆蓋的風險領域,意味着新的業務增長點。從全國來看,已有不少城市開始探索如何解決自動駕駛汽車商業保險的問題。

今年6月底,北京市經信局就《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集意見,鼓勵保險機構開發適應自動駕駛汽車特點的保險產品,爲自動駕駛汽車企業提供保險服務;鼓勵自動駕駛汽車企業與保險公司合作,共同開發適應自動駕駛汽車特性的保險產品。

機遇與風險並存

長遠來看,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勢必將會給車險行業帶來重大影響。

王鵬表示,一方面,隨着自動駕駛技術不斷完善,其預防事故的能力有望顯著提升,從而有效降低出險率,這將有助於降低保險公司的賠付成本。

另一方面,隨着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大量數據被積累與應用,保險公司將能夠更準確地評估風險並設定合理的保費,從而實現更加精準的保險定價。

不過,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也可能帶來新的風險點。王鵬舉例稱,比如,網絡安全風險、傳感器故障風險等。爲了適應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需求,保險公司需要不斷創新、完善保險產品和服務,提供個性化的保險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的出現和普及對車險市場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邢新初認爲,出險率降低既是技術驅動的必然,也是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的必然。只有出險率顯著降低,自動駕駛車輛纔有大規模替代傳統汽車的可能。

與此同時,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產生了新的風險點,譬如電池包的維修成本高、電子電器部件的出險率高等。自動駕駛車輛也一定會出現新的風險點,比如近期出現的某新能源車在線更新OTA(空中下載技術)軟件時引起整車停電停運。

對於普通市民而言,如果不慎與自動駕駛汽車發生碰撞,應該怎麼做?上述受訪人士均表示,事故發生後應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如果可能的話,將車輛移至安全地帶以免二次事故的發生。在保護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報警,等待交警到達現場處理事故,在交警到達之前不要擅自離開現場。

同時,要儘量收集事故現場的證據,如照片、視頻、證人證言等,以備後續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處理使用。並及時與自己的保險公司聯繫並報告事故情況,根據保險合同約定進行處理和賠償。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作者: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