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生/檢視ECFA十年大限將到期

臺灣優勢是透過進口加工代工出口提高附加價值創造財富,這使臺灣成爲典型貿易國家。(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羅慶生/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因爲對南韓處理二戰舊案的不滿,日本政府宣佈對南韓實施氟聚醯亞胺光阻劑氟化氫電子化工原料的出口管制,南韓科技業因而面臨斷供危機。雖然這不是第一次大國爲達到特定政治目的而管制出口,但卻是川普發動貿易戰、科技戰以來,另一個科技大國有樣學樣,也運用貿易工具處理非貿易議題案例

新型態經貿戰爭

以往貿易之所以不易成爲大國的權力工具,是因爲在美國支持下,世界貿易組織(WTO)維持着國際貿易秩序,操作貿易工具將遭到其他大國的聯合制裁但川普打開了這個潘朵拉盒子,使制裁的道德高度喪失,也使WTO難以着力。這次日本對南韓原物料的限供,美國避免介入,即意味着貿易工具的操作空間擴展。從實踐來看,這種新型態的經貿戰爭,甚至有可能取代軍事,而成爲政治施壓的主要工具。

因此,日韓貿易戰對臺灣是個警訊;獲得M1A2T戰車或F-16V戰機安全感可能只是假象,從經貿安全角度,臺灣其實非常脆弱。

當前新型態的經貿戰爭主要是針對生產銷售兩端,或者是切斷高科技產品供應鏈讓生產難以持續,亦或是徵收高關稅以打擊對手銷售。前者需要具有壟斷地位的原材料優勢,例如大陸稀土、美國的晶片或日本的精密化工原料,後者則需擁有廣大市場。臺灣雖然在全球供應鏈上地位舉足輕重,但這兩項優勢都沒有。

臺灣的優勢是製造,透過進口加工或代工出口提高附加價值以創造財富。這使臺灣成爲典型的貿易國家,2018年出口在GDP佔比高達66.75%,進口56.31%。這種淺碟經濟對新型態經貿戰爭幾乎完全沒有抵抗力,一旦貿易受限,臺灣經濟就將陷入立即衰退的危機。

雖然在貿易戰威脅下,大陸電子組裝產能外移,臺灣零組件出口也隨之轉移,今年1至5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因而下降9.9%;但大陸還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出口佔比仍高達38.6%。這表示大陸如果對臺灣提高關稅,將有超過1/3的出口廠商須考慮外移,否則喪失大陸市場的競爭力。這在大陸維持惠臺政策時自然不會,但臺灣若在中美戰略競爭中選邊美國,則即便大陸不報復,也無需繼續給臺灣貿易優惠

臺灣經貿受衝擊

這指的是ECFA早收清單的免稅。當年反對ECFA的質疑,如大陸廉價漁產品將充斥本地,以及臺商赴大陸設廠掏空臺灣等,都並未出現;反而是臺灣高價農漁產品得以免稅銷往大陸,並以大量出超受惠。2018年臺灣對大陸出超金額高達831.5億美金,而國民總生產也不過6014億美金。

依據WTO規定,ECFA早收轉爲FTA有10年大限,將於1年多後到期,而臺灣對《兩岸貨貿協議》與《兩岸服貿協議》卻遲遲不推,大陸有正當理由終止ECFA。若此,包括農、漁產品在內的539項商品免稅優惠就將取消,衝擊臺灣經貿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臺灣是貿易孤兒,僅與巴拿馬瓜地馬拉等6個貿易小國籤FTA或經濟合作協議,今年1到5月對新南向18國也僅出超61.7億美金,貿易利益主要仍來自大陸。當年高調反對ECFA,支持太陽花反服貿運動的蔡政府,要致力維持ECFA早收確實有些尷尬。然而,臺灣經貿安全如此脆弱,政府卻一再以「撿到槍」概念操作「親美抗中」,令人憂心是否過頭。從日韓貿易戰的啓示,屆時國人要擔心將不是軍事武力,而是貿易制裁。

熱門推薦》

►臺灣不應受海地擺佈

►蔡英文防的是「中共代理人」還是「民主自由」?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中國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