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太郎的戰爭陷阱

(圖/路透)

日本前首相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訪臺公開表示「臺美日應做打仗覺悟」引發各界關注,強調臺灣想要阻止臺海戰爭就要具備充分嚇阻能力,這位五十年來自民黨最高層級政治人物來訪表面臺日友好,卻在「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實質鼓吹兩岸戰事,就連日本立憲民主黨幹事長岡田克也直言批評「發言草率」,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更是抨擊「意圖挑釁」,已凸顯出麻生太郎以臺抗中的「軍國主義」伎倆。

麻生太郎在臺鼓吹臺海終須一戰,還要看到臺灣具備「動武意志」,對比美日針對2027年兵推演習,卻沒承諾對臺出兵補給,海峽兩岸戰事一旦爆發,日本屆時恐怕只會自我防衛,根本顧及不了臺灣。

日本防衛省7月發佈2023年度《防衛白皮書》,當中指出中國正急速強化軍事力量,其實去年就已公告新版以大篇幅談臺灣情勢對日本與國際的影響,當中特別提及「不容許中國以武力統一臺灣」引發中國強烈譴責,日方既然企圖違背一箇中國原則,顯然「挾臺製華」纔是背後暗藏的真正禍心。

麻生太郎是否繼承安倍晉三「臺灣有事,日本有事」的一貫主張無從得知,根據同行訪臺的衆議員鈴木馨祐透露「嚇阻說」是與岸田首相的共識結果,但從二戰以來透過和平憲法長期執政的自民黨,走過「日本第一」、「經濟疲軟」、「政經敗壞」的政局情勢,岸田文雄上任之前便以積極佈局「大國外交」以此確保日本週邊安全,主要考量是鄰近臺灣的沖繩等戰略關係,如今卻把「和平保臺」偷換概念淪爲「戰爭保臺」無疑已是提油救火。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1972年訪問中國等同促成「美中和解」,進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與中華民國斷交,日本同年立即跟進與臺斷交至今超過50年,即便臺日友好傳唱於政府與民間,也僅是「情感政治學」的一種表現且無助於實質國家利益。

麻生太郎還以日本動漫《航海王》比喻臺日關係的情感訴求,象徵漫畫主角魯夫從未背棄朋友,但2025年在日本大阪將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臺灣最終只能透過企業名義參加,即便政府花了約莫20億元籌備參展卻仍沒有體現臺日友好的雙邊關係。

蔡總統接見麻生太郎表明攜手爲「印太和平」共同努力,「印太」(Indo-Pacific,印度至太平洋)是指一個地緣政治概念,美國前總統川普2017年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率先引用並取代了「亞太」概念,作爲重返亞洲戰略的整體轉變,主要在於中國「一帶一路」在西太平洋及南海與印度洋布局甚深,因此印太戰略形同抑制中國崛起,成爲現在美日臺聯合抗中的「共同檄文」。

2023年美日印澳進行「四方會談」強調維護「印太和平」,說穿仍是劍指中國,深化美日抗中路線,臺灣稍有不甚恐將淪爲被極大化權力的一枚棋子。

臺灣必須跨越麻生太郎的陷阱戰爭,看清利用「軍國主義」來包裝干預兩岸政策路線,在戰事下滿足日本的相對利益,還以在臺日僑作爲掩護。日本《防衛白皮書》已經顯現「挾臺製中」的質變,甚至修改相關安保文件將中國視爲假想敵,美日安保條約的政治角力還將釣魚臺納入,日本透過「臺灣有事,日本有事」包裝維護自身利益與周邊戰略的通盤考量已不言自明。

麻生太郎引用《航海王》比喻臺日情誼,卻在日本大阪2025年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率先禁止我方政府以臺灣名義參加,對比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陸之後的「美中和解」,日本不念中華民國二戰之後以德報怨還悍然斷交,如何讓人信服這位堅定盟友。當蔡總統與麻生太郎大聲疾呼要爲區域穩定共同努力,不如開啓兩岸的柔性外交與對話,而非極大化戰略上的權力,硬將臺灣綁上抗中戰車還隔岸觀火。(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