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美麗中國目標 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光明日報)

“近年來,我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引,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統籌發展和保護的成效不斷提升。”9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在京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

“外美、內麗、氣質佳”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黃潤秋表示,美麗中國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含義,即“外美、內麗、氣質佳”。“外美”就是生態環境美,也就是天藍、地綠、水清,城鄉人居環境優美;“內麗”就是發展的高質量,也就是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新質生產力、綠色生產力成爲發展的主引擎;“氣質佳”就是制度機制優,這是美麗中國的關鍵支撐,也標誌着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黃潤秋強調,當前和今後十年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生態環境部將構建一套“1+1+N”的實施體系,推出一批標誌性改革成果,培育一系列實踐示範樣板,實施一攬子支撐保障措施。

以高水平保護塑造發展新動能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正確把握的重大關係,也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重大考題。

什麼是高水平保護?黃潤秋說,一要注重源頭防控,形成高水平的調控體系;二要注重精準管控,形成高水平的治理體系;三要注重規範倒逼,形成高水平的標準體系;四要注重市場引導,形成高水平的政策體系;五要注重科技賦能,形成高水平的技術體系。

黃潤秋介紹,生態環境部近期出臺了生態環境領域促進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高水平保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久久爲功建設美麗家園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全國細顆粒物濃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實現空氣常新、藍天常在。對此,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實現這個目標還面臨着不小的挑戰。“過去,我們大力推動落後產能淘汰和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全面打擊違法違規排污行爲,取得積極成效,但目前這些措施帶來的減排紅利已大幅減少,我國大氣污染治理進入深水區。此外,近年來我國不利氣象因素頻現,也給大氣環境質量帶來較大沖擊。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任重道遠。”

他透露,未來要更多依靠產業、能源、交通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錨定美麗中國目標,以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爲抓手,紮實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幾年來,碧水保衛戰持續推進,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重大變化。”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介紹,2023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89.4%,超出“十四五”目標4.4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四年、黃河干流連續兩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母親河正逐步恢復生機活力。下一步,將以美麗河湖建設爲重要抓手,加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讓越來越多的河湖呈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着力推廣“千萬工程”經驗,注重“房前屋後”,緊盯“田邊道旁”,推動解決羣衆關心的環境問題。“十四五”以來,全國新增完成行政村環境整治6.7萬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以上,化肥農藥利用率超過41%,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8%,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郭芳表示,下一步將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出臺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力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久久爲功,努力把農村建設成爲“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宜居幸福家園。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支撐性工作。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董保同介紹,近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要素最齊全、技術手段較先進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做到各方面監測數據的“真、準、全、快、新”,對污染防治攻堅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下一步,我們要提出一套美麗中國建設監測指標體系,加強監測數據集成融合、智慧分析,更精準地支撐污染防治攻堅。”董保同表示。

來源 | 光明日報

記者 | 張勝

編輯 | 吳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