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37季居國銀最大曝險國 金額創新高
中央銀行今天公佈今年9月底國銀國家風險統計,鑑於美國經濟仍相對中國穩健,加上資金持續擁抱以美國作爲標的的基金與債權,美國連37季居國銀最大曝險國,國銀對美國曝險餘額達1819.8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央行統計,今年9月底本國銀行依直接交易對手基礎統計算的外國債權餘額爲6104億美元,較6月底增加4.08%,主要是對非銀行的私人部門債權增加所致。
進一步觀察國銀曝險前10大國家(地區),分別爲美國、中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日本、香港、英國、新加坡、韓國及法國,合計4543億美元,佔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的74.43%。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謝人俊指出,多數亞洲貨幣第3季對美元都呈現升值,觀察前5大國家來看,美國主要是因爲對信託資產、資金存拆放與金融債等債權增加;中國則有人民幣升值以及放款與債券增加等因素;盧森堡主要也是相關貨幣行基金增加所致;澳大利亞因澳幣升值與放款增加;日本主因爲日幣升值13.04%,還有銀行資金存拆放增加等因素。
其中,國銀對香港曝險餘額下降原因,謝人俊指出,主要是香港經濟狀況較差,加上銀行間業務減少、公司放款減少等影響。
國銀對美國曝險近年趨勢爲緩步上升,謝人俊說明,2023年9月稍微回降後,今年6月國銀對美國曝險餘額佔比達到歷來最高29.89%、將近3成,今年9月底則稍降到29.81%。
根據央行資料,美中曝險差距從去年6月達1110億美元,今年6月擴大到1290億美元,9月底則進一步再擴大到1337億美元。
外界關注美國跟中國曝險金額差距擴大,謝人俊分析,美國這2、3年經濟情勢都相對中國表現更好,中國2018年起遭逢美中貿易戰逆風,加上地緣政治與貿易保護主義興起,2020年爆發疫情後,中國近年也面臨房地產危機、失業率攀升等,部分外資撤出中國,都是雙方曝險金額持續擴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