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積電超車臺積電? 外媒評2大關鍵挑戰難解:可能永遠落後臺灣

臺積電美國廠可能超越臺灣廠的傳言不斷。(圖/路透社)

這幾年來關於臺積電在美國設廠會變成「美積電」的說法持續延燒。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針對外界質疑,斬釘截鐵表示,「門都沒有」。外媒從魏哲家的發言歸納出2大原因,指出考量到亞利桑那州工廠與臺灣研發中心距離遙遠,加上美國的繁瑣官僚程序,美國廠可能永遠無法超越臺灣廠。

路透社與美國資訊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引述魏哲家在16日法說會與當晚在臺大的專題演講內容報導,指出相較於臺灣廠,臺積電的美國工廠能否超越仍充滿挑戰。

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先進製造在美國提升產能並非易事,主因在於亞利桑那州工廠與臺灣研發中心距離甚遠。

魏哲家進一步說明指出,將一項新技術引進製造生產的過程非常複雜,必須與研發人員緊密契合,因此一開始產能提升是來自最靠近研發人員的晶圓廠。儘管臺積電樂於在臺灣與美國採用相同的技術,可是後勤方面的挑戰使得美國工廠領導此一進程變得不切實際。魏哲家因此重申,「臺灣的先進製程永遠是優先的」。

此外,美國官僚主義也阻礙了臺積電在美國推動先進製程技術。魏哲家指出,由於繁複的許可證申請、當地的營建法規以及缺乏簡化的流程,亞利桑那廠的建造時程至少是臺灣廠的2倍。光是因應監管複雜性,公司就耗費了3500萬美元(約新臺幣11.6億元),制定了1萬8000多個規則來滿足合規性要求。

提到在美國建廠的辛酸,魏哲家還透露,當地化學品供應成本高出5倍,促使臺積電將硫酸從臺灣運往洛杉磯,再轉運至亞利桑那州。法規、冗長的許可程序和供應鏈的靈活性不僅影響晶圓廠的建造和運作方式,也影響下一代製程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