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入侵校園?」疾管署認標題過頭 晚間3點回應

黴漿菌可經由接觸患者唾液飛沫和鼻腔分泌物來傳播,勤洗手可降低感染的機率。示意圖。圖中兒童與文中案例無關。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北方黴漿菌感染疫情嚴峻,國人也十分重視。臺中市衛生局今表示,本週已經接獲兩例通報,分別是國小、幼兒園各一例,所幸都是零星個案,目前並沒有羣聚感染情況發生。但各媒體新聞標題多使用「黴漿菌入侵校園」,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緊急迴應,認爲黴漿菌長年一直是校園學童常見的致病菌,用「入侵校園」一詞,實在過頭。

羅一鈞表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臺灣一年四季均可見感染案例,唯好發於春、夏之交及秋天,主要感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據調查,肺炎黴漿菌是兒童社區型肺炎第二常見的致病原,5歲之後的學齡兒童族羣爲最好發族羣。肺炎黴漿菌被叫做「會走路的肺炎」,也就是得了肺炎還是可以有體力走來走去,僅少數會演變成較嚴重病症。

羅一鈞指出,黴漿菌長年一直是校園學童常見的致病菌,用「入侵校園」一詞實在過頭。 黴漿菌雖可能每3至7年流行趨勢明顯上升,今年國內尚未發現有明顯上升趨勢,僅能說是低度流行。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晚間發出三點聲明:

1. 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臺灣一年四季均可見感染案例,唯好發於春、夏之交及秋天,主要感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根據臺灣兒童感染症學界聯盟(TPIDA)在2011到2012年所做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總體而言,肺炎黴漿菌是兒童社區型肺炎第二常見的致病原,約佔22%,僅次於肺炎鏈球菌的30%,5歲之後的學齡兒童族羣爲最好發族羣。

十年前流行病學如此,十年後也沒有什麼改變。大多數感染症狀輕微、常會自行痊癒,因此被叫做「會走路的肺炎」(得了肺炎還是可以有體力走來走去),僅少數會演變成較嚴重病症。

2. 承上,黴漿菌長年一直是校園學童常見的致病菌,用「入侵校園」一詞實在過頭。校園學童原本就是好發年齡層,臨牀兒科醫師也是經年累月在診治感染黴漿菌兒童,非今年才遇到黴漿菌。

3. 黴漿菌雖可能每3至7年流行趨勢明顯上升,今年國內尚未發現有明顯上升趨勢,且國內整體呼吸道疫情已7周下降,黴漿菌佔比亦偏低,僅能說是低度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