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陸客 目標1200萬國際觀光客來臺擬下修

交通部觀光署今年訂定1200萬人次國際觀光客來臺目標。但兩岸觀光至今仍未破冰,觀光署長周永暉首度表示,少了陸客加持勢必要下修標準。 本報資料照片

疫後各國無不積極搶觀光客,交通部觀光署今年訂出一千兩百萬人次國際觀光客來臺目標,但兩岸僵局至今未解,少了陸客加持,恐難達標。對此,觀光署長周永暉首度坦言,少了陸客加持勢必要下修標準,關鍵時間點在暑假後,若屆時陸客還未開放,勢必要下修標準,目標將爲至少一千萬人次,理想爲一千兩百萬人次。

不過由於準總統賴清德近日走訪KKday等旅遊新創公司時,還提及臺灣應該要「觀光立國」,如今觀光署卻有意下修國際觀光客來臺目標,讓業者感到錯愕,直言政府應想辦法提升自身吸引力,否則「數字」再怎麼改,對業者來說仍是無感。

根據觀光局的最新統計,今年一月入境旅客僅有五十八萬九九六一人次,爲疫情前同期的六成八。周永暉表示,今年截至三月十五日,已有近一九○萬名國際觀光客來臺,約爲疫情前、二○一九年同期八成五,其中以日本、韓國及港澳旅客爲大宗。

周永暉指出,今年一千兩百萬人次目標中,原先設定陸客有兩百萬至二五○萬人次,若少了陸客加持恐難以達標,若下半年(約暑假後)仍未開放陸客來臺,勢必要下修標準,「一千萬人次是一定要達標,理想狀態則希望有一千兩百萬人次」,較保守估計則爲二○二五年恢復疫情前水準。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研究發展委員會召集人高洺塗直言,臺灣的行銷模式一如既往,就是仰賴網紅宣傳,但實際上缺乏競爭力,即便下修至一千萬人次恐也達不到目標。

他也說,陸客過去來臺平均每日消費額約四千八百元,東南亞國家旅客平均日消費約一千元,對產值的貢獻還是有落差。此外,像泰國團旅客來臺多半停留在西半部,對花東地區觀光沒有幫助,日本客主要則在都會區,整體觀光效益分佈不均。

高洺塗也提到,觀光署長期以來都以「數字」美化觀光成果,不斷祭出國際客補助措施,甚至補助日本客機票、辦護照,「全世界哪個國家會花人民納稅錢去鼓勵別人來玩?」首要應是提升自身吸引力。

中華民國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洪崇元表示,過去開放陸客時期都是團進團出,一待就是七天,會到全臺各地遊覽,現在東南亞、日韓旅客大多都待在北部地區,或自由行,對旅宿業者幫助不大。觀光署喊再多數字,對業者來說仍是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