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發文:批評摜蛋不能成爲脫離實際的“道德狂歡”
近日,《北京青年報》連續三天刊文評全民摜蛋現象引發的消頹之氣與躺平之風,並對由此集合成的圈子文化發出警醒之聲。稿件刊發後之所以能引起輿論關注,在於三篇文章的指向與此前一些針對摜蛋盛行而引發的社會焦慮情緒是同構的。
早在今年6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陸雄文院長髮表畢業致辭《信仰的力量終將開花結果》時,提到了“摜蛋之風”盛行的現象。陸雄文院長表示,“當下摜蛋之風盛行,普通百姓摜蛋是遊戲休閒,肩負使命與重任的官員、企業家、職業經理偶有摜蛋,也是放鬆和調劑,但摜蛋之風橫掃大江南北,吹進各層面、各角落,卻是社會失去動力、失去企業家精神的表現,是逃避之風、頹廢之風”。
自彼時開始,輿論場中對摜蛋的批評就已成風,並以此與體制內體制外錢權交易、拉幫結派以及年輕人不求上進的現象而結合。不過,在一些持不同意見的網友眼裡,這種批評無異於小題大做、上綱上線。
客觀來說,任何一項成癮性的流行現象,其“畸形風靡”背後都有賴以爲生的社會土壤。比如一些老年人迷信僞科學,除了一代人的知識侷限性以外,還有相關科普貧乏,相關制度保障乏力下的恐慌感;還有近段時間在孩童羣體流行的煙卡以及各類盲盒,也更像是維繫情感鏈接的“社交貨幣”。凡此種種,討論乃至批評當然是有意義的,但如果將宏觀成因從個體身上抽脫開來,只對個體進行道德鞭撻,這樣的批評就失之溫度。
比如,在一些個別地區,一些企業主將摜蛋視爲“高端局”的入場券,以牌桌上的“推杯換盞”兌現某種資源,需要追問的是,是什麼讓他們放棄對正常市場秩序的信任,是不是說明當地市場環境有失守之處?年輕人爲何甘於躲進牌桌成一角,爲何選擇自我麻痹,背後是否有對未來預期減弱的心態?這些複雜境況的背後,主角從來不是摜蛋,真實的社會心理成因纔是需要直視的主角。
如果輿論僅僅因爲批評完一項娛樂項目後就宣告全勝收兵,而對其後深層的社會心理探究止步,這樣的批評,在一些無奈裹挾其間的人看來,會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現實脫軌感,進而成爲一種“道德狂歡”。
批評是爲了凝聚共識,而不是成爲各說各話的平行時空。在一個轉型社會裡,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所面臨的矛盾與分歧也是多元而複雜,這就需要理性的批評、溫和的反思以及良性的制度體系來彌合分歧,達成共識。如果動輒以點帶面、以偏概全,除了加劇社會各層級間的隔閡外,最終的效果恐怕也只是牛欄關貓。
良性的社會需要批評,但不能止步於批評;需要反思,但也要以反思轉換爲更具針對性的行動。
申言之,如果一些地區不能在常態化監督與疏導機制上下足功夫,不能以系統性的進步消解人性中好逸惡勞的本性,對問題根源視若不見,對一些真實成因置若罔聞、虛擲因果,就會讓糾偏風氣成爲一種空洞的叫喊。
無論如何,躺平之風與消頹之氣都需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到底。唯有讓摜蛋本身迴歸純粹的娛樂,讓批評摜蛋的聲音回到更具針對性的現實土壤,才能撥開迷霧看本質——不讓公共議題失焦,不讓誠懇的批評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