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美國不應高估自己對越南影響力
過去四年,拜登政府在擴大和深化美國與越南的防務關係方面投入大量資金。這些努力在拜登於2023年9月對河內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達到新高度,當時兩國宣佈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對美國來說,尋求與越南的防務合作一直是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按“共同安全利益”採取行動的一種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對抗中國在有爭議海域的活動上。
然而,狹隘地專注於擴大防務關係,可能會導致對兩國關係真實情況的誤導性結論。越南有自己的利益,並以華盛頓未能認識到的方式制定路線。最重要的是,在河內尋求美國對地區海上防禦提供援助之際,其領導人正以更快的速度深化與北京已經很密切的安全關係。
越南的雙重接觸並不意味着它與美國迅速發展關係是虛假或不真誠的。河內積極尋求華盛頓的支持,但這種夥伴關係的範圍很窄。這一困境涉及河內的混合戰略,該戰略尋求讓兩個大國承擔越南安全的不同方面。因此,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並不意味着河內願意犧牲與北京的關係,以換取華盛頓的持續甚至更多支持。
越南的基本安全原則與中國更爲相似,幾十年來一直反對“利用人權和民主手段干涉越南內政”。今天,它與中國的安全合作集中在反干涉、反分裂,以及在防止反動和敵對勢力“和平演變”、“顏色革命”和分裂主義方面加強經驗分享與合作。這符合中國更廣泛的安全合作方針。
這一雙軌安全合作戰略表明,在地區和全球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越南有意走自主發展道路。
2019年,越南在其著名的“三不”規定——不參加軍事聯盟、不聯合一國反對另一國、不允許任何國家在越南設立軍事基地——的基礎之上增加了第四不:不威脅或使用武力。
在其他一些領域,包括該地區多樣化和非傳統的安全需求——如打擊網絡犯罪、跨國人口販賣和毒品走私——河內在有機會時既會與北京合作也會與華盛頓合作。2024年7月,越南和美國啓動首次執法與安全對話。越南還參與中國的地區執法項目——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批准關於打擊跨境犯罪的最新聯合聲明,其中提到沿岸國家的聯合執法巡邏,並正面提及中國的“全球安全倡議”。(編譯/許燕紅)
本文由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1月13日發表,原題爲《華盛頓不應高估對河內的影響力》,作者是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林登·約翰遜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希娜·格雷滕斯和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艾薩克·卡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