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新現象?我人才恐遭挖角 部分臺商成「新陸商」或「混血臺商」

有陸委會諮詢委員指出,部分臺商已轉變成「新陸商」或「混血臺商」,將影響兩岸產業長期以來合作模式。 (圖/本報系資料照)

陸委會日前舉行第56次諮詢委員會議,主題爲「習核心下中國大陸經濟體制及發展模式可能轉變之觀察」,有陸委會諮委提醒,美中科技競逐下,臺灣恐成爲高技術人才被挖角的對象,面臨技術外流的風險。另,部分臺商經營大陸內需市場,透過與陸商合資或併購,轉變爲具有混合身分的「新陸商」或「混血臺商」,將影響兩岸產業長期以來合作模式,並帶來新挑戰。

陸委會22日發佈諮詢委員會議與會委員發言重點,學者引言指出,2024年中共兩會經濟政策側重於科技創新,產業政策由發展轉向安全,中共亟欲強化科技自主,惟短期內所面臨的經濟風險仍需克服。

有陸委會諮詢委員說,中國大陸大型國有銀行不良資產佔比攀升,恐影響對企業放貸能力,民企未來倒閉風險恐大幅增加,將連帶出現失業潮,進而影響社會穩定,我應審慎關注對臺經貿可能影響;另,假設大陸經濟成長維持低落,失業率持續上升,農民工及青年失業,以及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對其社會體制運轉及政權穩定性將造成影響,也應審慎關注。

部分陸委會諮委認爲,美國升息循環持續下,中國人民銀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挑戰加大,未來人民幣匯率恐持續下探,將對其資本及外匯市場穩定造成影響;俄烏戰爭若進入尾聲,後續俄羅斯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可能發生轉變,在陸臺商供應鏈或有參與烏國重建及產業合作相關商機,宜持續密切關注。

還有陸委會諮委提醒,美中科技競逐下,臺灣恐成爲高技術人才被挖角的對象,面臨技術外流的風險,國科會去年已公佈「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政府應適時協同相關部會盤點更新,將人工智慧相關項目納入清單,並就國內陸制中間財及零組件的適用範疇予以釐清,以免業者有涉及國安、資安的疑慮。

陸委會諮委還觀察,爲因應美中科技戰及供應鏈分流趨勢,外國企業及在陸臺商採「中國+1」策略,轉移投資成趨勢,部分臺商選擇留在中國大陸經營內需市場,形成「In China, For China」模式,透過與陸商合資或併購,轉變爲具有混合身分的「新陸商」或「混血臺商」,未來臺商資本結構轉換及發展模式,將影響兩岸產業長期以來合作模式,並對新身分臺商的認定以及產業輔導政策帶來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