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連環爆!專家憂若未妥善處理 傷害恐更大
圖爲民衆走過民進黨中央黨部黨徽。(杜宜諳攝)
國內#MeToo事件連環爆,從BDSM界、政壇、文壇、醫界、媒體界都有實際案例現身,令不少性騷受害者勾起過去的創傷。精神科專家對此現象喜憂參半,認爲這樣的運動有助於重新省思創傷,但也擔心受害者是否能得到合適的照顧。當傷口大剌剌地暴露在衆人面前,若未能妥善處理,傷害可能會更大,提醒受害者在創傷事件發生後,應尋求信任的對象訴說,接受專家協助。
三總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創傷事件分2種,1是和生死、身體殘破有關的重大創傷,以及連續型的創傷。民衆遇到創傷後,可能會無法接受,在急性期,約1~2周內可能會產生注意力不集中、失去現實感,例如照鏡子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像自己等,這是急性期的自我保護機制。
到了2~4周,受害者也會出現逃避反應,害怕接觸類似的人、事、物,例如車禍倖存者會避免坐車、被男性性騷則會避免和男性在一起。葉啓斌說,此時會有2種情況出現,受害者將過度警覺,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不好、頭暈、心急、冒冷汗等。另1指標性症狀是,受害者將出現「flash back」的情況,可能只是在日常對話,卻突然回想起曾有的創傷,這是因爲內心無法接受,促使身體必須重新經歷、整理、省思。
葉啓斌表示,當混亂期接觸,約在創傷事件的1個月之後,受害者則可能情緒不穩,纏上對自我信念的崩潰,會認爲是不是自己沒有用、做錯事,自尊、自信心都受到打擊,導致性格扭曲。若未能吐露心事、接受治療,日後可能會變得畏畏縮縮,凡事都聯想到是自己的錯,產生自我價值、人際關係的影響,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TSD),或是憂鬱症、焦慮症。
要處理創傷,必須要有安全的環境宣泄情緒,透露自己的不安,因此第一時間的處理是很有決定性的。葉啓斌表示,受害者必須有人告訴她/他,那些創傷事件不是他們的錯,讓心裡沈澱下來。於此同時,睡眠也相當重要,根據過去921地震、八仙塵爆的經驗,若能睡得好,睡眠也有助於處理創傷記憶,重新整理和消化,日後出現PTSD的機會也較低。然而,若經常做惡夢,則暗示創傷事件處理不來,出現PTSD的機會也較高。
葉啓斌表示,此次的#MeToo事件,若受害者正義得到伸張、獲得幫助,痊癒的機會將提高。不過他對此浪潮感到「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地方在於創傷事件能有重新被省思的機會,憂的則是受害者能不能得到合適的照顧,由於臉書平臺充斥着檢討受害者的言論,若傷口大剌剌地暴露在衆人面前,也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他建議受害者要找安全的、信賴的人訴說,國內許多心理師、社工師都受過良好訓練,建議可善用網路山大哥量表瞭解自己的情況,並尋求專家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