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一般的湯戈

作者佳爾 編輯袁暢

在中國公募歷史上的26屆年度基金冠軍中,湯戈可能是最有“神秘”感的,甚至沒有之一。

圖源網絡

一方面,他是少數“組團”斬獲冠軍的基金經理——時任獲獎產品有兩位“主理者”,迄今誰是主導依然成謎。

另一方面,湯戈依然是業內最“低調”的基金經理,僅有的幾次對外發聲的內容,內容也多數“概括”而“扼要”,關於其操作中的核心理念、決策過程,關鍵時候的投資取捨照例“着墨不多”。

此外,湯戈從業的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公開視野中,他不長的公募投資記錄(累計不足三年),亦被分割成兩段,這令得他的投資記錄相對“碎片化”,外部觀察起來也頗具專業門檻。

但湯戈畢竟還是近年少見的業績突出的靈活風格的基金經理,無論是在曾經的英大基金,還是現在的方正富邦,他的產品依然在短期內表現不錯。

這當然會引發外界持續關注的興致......

誰是“主操”?

湯戈是在2022年末陡然走到大衆眼前的。

當年,他參與管理的英大國企改革主題基金成爲了股票型基金的年度冠軍,人們突然發現,在這個外界幾乎“不置一喙”的中小公司裡,竟還有如此突出的權益投資業績。

不過,爭議也隨之而來。

奪冠當年,英大國企主題的“在冊”基金經理兩人——張媛和湯戈。

由此,引發了兩人之中“誰是主導“基金經理?”的討論。

從在冊時間看,張媛管理英大國企比湯戈多兩年以上,湯戈離任後該基金亦在她手中繼續管理,從操盤“經驗”和“適配度”上,張媛有一定優勢。

但換個角度說,湯戈加盟該基金管理一共不足兩年,倒有一個完整年度業績極爲突出,從此角度觀察,似乎湯戈和業績的關聯度又更高(下圖)。

此樁“公案”,迄今未有明確“說法”。

“得失”爲何?

其二,英大國企基金當年究竟是憑何種理念而令基金業績突出?

這年度領先的業績,究竟是能力、團隊貢獻更多,還是運氣成分更大?

關於這方面,時任基金經理的兩人在當年奪冠後都沒有及時受訪,給人“諱莫如深”之感。而這在歷年的“冠軍基金經理”中也是極爲少見的。

此後,湯戈在“奪冠”後,飛快的公佈了“更換門庭”的消息(次年3月31日公開離任),更令整個事情的前後,蒙上了更多的“迷霧”。

在湯戈離任第2個月,有媒體發佈了張媛的專訪,文中提及了英大國企基金2022年的“奪冠業績”,以及張媛個人的投資經驗:

“任何捷徑走到最後都是歧路。對企業的深入研究,纔是我們做投資真正的依據。”

2023年10月,湯戈度過“靜默期”後亦罕見受訪,文中也提及了他曾獲2022年“股基冠軍”的經歷,以及他對投資方面的總結。湯戈在該文中,提及“奪冠”是“有運氣成分的”,並重點強調了他的底層投資理念和核心方法論:

價值發現、研究驅動。

但那樁“公案”,依然是“公案”。

緣何“換跑道”?

轉換門庭後的湯戈,很快在新公司裡找到“位置”。

根據公告,他是新公司的首席權益投資官(非高管職務)、策略投資部行政負責人兼基金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

某種意義上,新職務似乎比英大基金中任職的權益投資總監(高管身份)、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兼英大資本執行董事的位置,“身位”似還有所“下降”。

這當然會引發好奇,究竟是什麼讓湯戈放棄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中的“高管”職務,轉而投身另一家規模接近的基金公司中的“非高管”職務的?

是考慮發展潛力,抑或是職務定位,抑或是激勵機制,抑或是其他因素?

經歷“獨到”

不過,湯戈的從業經歷,從來就不是常態的公募基金經理的“版本”。他有自己的獨到的經驗和“視野”。

湯戈本碩均畢業於中國“TOP2”的大學之一。畢業後即歷任國泰君安企業融資部、大企業戰略合作項目經理。

國君的企業融資部早年在公司內是負責再融資業務的,換言之,湯戈的出身是“投行業務”。

在這個崗位上,湯戈應該有了不少深入瞭解上市公司運作內情的機會,這給他後續做投資是可能帶來很大幫助的。

此後,湯戈轉任國信證券和華西證券的研究業務,正式踏入了“投研人士”的“標準成長路徑”。

但他很快又離開了這個標準途徑。

簡歷顯示,日後他出任了英大泰和人壽的投資管理部權益投資處處長等職務,又至英大保險資管任職,再至泛海系的公司裡出任投資職務。

這些投資機構中,前兩者可能更專注於基金的投資和研究,而後者(泛海系機構)在公募和券商爲主流的投資行業着實有些“不走尋常路”。

不過,湯戈在一些媒體採訪中透露,恰恰是在泛海“開啓了個人投研體系升級的四年,也助力他形成了自己對於投研體系和團隊管理的獨立思考”。

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風格“迥異”

湯戈的投資風格,在業內算是比較“獨特”的。

首先,他的換手率不低,在英大基金管理的兩年裡,當家產品的換手率一度高到800%~1000%(單邊,未剔除申購贖回影響)。

其次,他的重倉股配置比例亦相對集中,他管理的方正富邦天睿混合,前十大重倉股的合計配置比例超過60%(下圖,來源:天天基金網)。

同時,他的重倉股更換頻率又是適中的。這點就很“與衆不同”了。

一方面,重倉股換手率不高且整體業績好,證明(至少在2022年)湯戈的選股表現是很突出的。

尤其是,當年英大國企是個小基金,該基金突出的選股表現,應該是基金經理的主動而爲。

另一方面,重倉股換手率不高和基金整體換手率較高,從另一個角度顯示,湯戈管理的產品的非重倉股可能有遠較預期中爲靈活的週轉率。

既有選股能力,又在靈活週轉,這背後的投資體系就更讓外界好奇了。

延續“風格”?

湯戈加入新職後,第一個完整季度的業績似乎也可圈可點。

他在2023年11月接過方正富邦天睿混合基金的“接力棒”後,在當季迅速調整了九大重倉股,新增重配伊力特、華電國際、中國電力、藍思科技和周大生,並大幅調低除貴州茅臺以外的白酒股和銀行股的配置。

事實證明還是頗爲“及時”的、

下一季度裡,華電、電力和周大生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而此前“清”掉的白酒、銀行、地產股都出現了明顯調整。

這似乎亦延續了其曾經的“風格”。

湯戈在2022年管理英大國企改革時,其相當漂亮的兩個操作就是:

當年度對煤炭股“神準”的加倉和板塊內輪換;

以及接近年末時,果斷的把倉位轉入到消費和周大生之上。

2024年後,他的佈局重點似乎還是在大能源板塊和消費品上,也同樣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但這次,能否延續好運,外界不得而知。

“一步之遙”?

在湯戈以前,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基金經理,能夠逃過“冠軍魔咒”。

但湯戈幸運的在奪冠後的次年,經歷了“空檔年”。

如今他將在2024年迎來真正的考驗。

早在去年11月份,方正富邦的公號上曾經刊登了一篇湯戈專訪稿件,文中引用了湯戈的說法稱:“我沒有期待再得一個冠軍”,也不相信“冠軍魔咒”這一說法。

頗爲巧合的是,湯戈管理的第二隻基金是2024年2月5日成立的,這一天也是今年開年以來A股指數的最低點。

從這個角度說,湯戈距離打破“冠軍魔咒”或許只是一步之遙。

但帶着諸多“謎團”的湯戈,究竟會在2024年創下什麼業績?

能否如他在上一個“東家”那樣,首個完整管理年度斬獲突出業績?

或許是他帶着的諸多謎團中,持有人最關心的一個。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