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族滅史千年見證?西夏陵呈「多元文化交融」特徵
滅族滅史千年見證多元文化交融互鑑。圖爲在寧夏博物館展出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新華社)
滅族滅史千年見證多元文化交融互鑑。圖爲從西夏陵博物館遺址動態資訊及監測預警系統,查看陵區情況。(新華社)
滅族滅史千年見證多元文化交融互鑑。圖爲遊客在寧夏銀川市西夏陵博物館智慧化展櫃瞭解人面鳥身迦陵頻伽。(新華社)
西夏,由党項人李元昊於西元1038年建立。史書記載,李元昊授命大臣野利仁榮仿借漢字的造字方法,創造了近6000個西夏文字。西夏党項人遭蒙古全殲滅族後,元朝沒有修撰西夏史。由於史料匱乏,西夏文神秘難解,西夏曆史撲朔迷離。
據明代《嘉靖寧夏新志》記載:「賀蘭之東,數冢巍然,即僞夏所謂嘉、裕諸陵是也。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明代安塞王朱秩炅也有詩云:「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道逢古老向我告,雲是昔年王與侯。」
「這些年,我無數次走進西夏陵,越研究越發現這裡是各民族智慧融合的典範。」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編劇唐榮堯說。
文獻記載,西夏境內不僅有党項族,還生活着漢、吐蕃、回鶻、契丹等多個民族。各民族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給西夏文化帶來多元特徵。
考古研究發現,西夏陵大量吸收借鑑中原王朝陵寢制度。考古專家韓兆民、李志清在《寧夏銀川西夏陵區調查簡報》中寫道:「從王陵墓區所在的地理位置來看,是依山面河,互爲形勢。這反映了西夏王陵墓區的擇地,深受唐宋山陵葬儀及風水堪輿的影響。」
在佈局方面,西夏陵沿襲唐宋帝陵主要特點並加以創新:保存了包括陵門、角闕、獻殿、陵塔在內的陵城,陵城外神道、闕臺等構成要素,以及「神道-陵城」的軸線對稱佈局;去掉了北宋帝陵中的成對乳臺,替之以碑亭,並將碑亭制度應用於每座帝陵和部分高等級陪葬墓中。
「西夏人根據自身特點,在帝陵建造加入獨特元素。」西夏陵博物館館長師培軼說。
走進西夏陵博物館,2024年推出西夏陵遺產價值專題展用沙盤清晰展示西夏陵獨特性:在陵城中軸線外,獻殿、墓道封土、墓室、陵塔構成北偏西另一條軸線,體現党項族原始信仰;帝陵墓道通常不可見,但西夏陵墓道封土呈凸出魚脊狀,非常明顯。
在建築裝飾構件方面,西夏陵也呈現出多元文化交融特徵。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是「國寶級」文物,兼有突厥石人、佛教力士和漢族碑座風格;六號陵出土的鴟吻,是中國迄今發現最大古代琉璃鴟吻構件之一,其工藝不亞於同時期北宋、遼的琉璃燒製水準,實證琉璃燒造工藝在西夏的傳播與發揚;建築脊飾「迦陵頻伽」爲人面鳥身,既反映了西夏崇尚佛教,也體現中原建築藝術對西夏的影響。
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院長杜建錄認爲,西夏陵及其出土文物作爲實物例證,生動展現西夏從建築、文字到政治體制、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作爲多民族政權,西夏文化多樣雜糅,但占主導地位的依然是中原農耕文明。這種文化上的認同,正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杜建錄說。
爲了讓更多人瞭解古老西夏曆史,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揭秘西夏陵》先後亮相,向公衆系統展現西夏陵和西夏文化特色。近年來,西夏陵區管理處還組織開發了文物修復、西夏木活字印刷體驗等研學課程,2024年共接待大陸全國508個研學團近1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