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以戰略溝通管理戰略競爭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於今年八月底赴北京進行任內首次訪問,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兩天內舉行六輪共十一小時的戰略溝通,並罕見的與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張又俠會晤,最後由習近平「禮節性」會見,結束了訪問行程。

中國大陸與美國都將王毅與蘇利文的會談定位爲戰略層級,僅次於峰會,類似過去「戰略安全對話」機制,但是現在的戰略溝通沒有軍方人士參加,因此蘇利文此次與張又俠見面更能照顧到雙方關係的全局。在兩國結構性對抗的格局下,外交溝通的功能更爲突出與必要。

首次戰略溝通於去年五月在維也納舉行,美方在會後簡報提出「不支持臺灣獨立」的立場,之後又在馬爾他、曼谷進行了兩輪戰略溝通。此種形式的溝通,過程低調隱密,會談方式較有彈性,討論更爲深入,致力於減少錯誤認知與判斷,管理競爭避免危機升高。

從雙方發佈的新聞稿觀察,兩國都強調元首峰會的不可取代性,高度肯定去年十一月舊金山峰會的成果,並且雙方都在努力執行峰會的共識,繼續在禁毒、執法和非法移民的遣返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以及第二輪人工智慧政府間對話等機制性安排。

今年二十國集團與亞太經合會領導人會議都在美國大選之後,分別在巴西與智利舉行,屆時兩國元首會談應該是合情合理的安排。雖然拜登已確定不再連任,但是重要在元首會晤的機制必須持續進行,也可以顯示大陸對拜登的尊重,特別是如果賀錦麗當選,政策的延續性將更爲堅定。

雙方也清楚認識到臺海與南海有可能因爲誤判,引發不必要的災難性衝突,但是蘇、王會晤之後就傳出美軍可以護送在南海執行補給任務的菲律賓艦艇的報導,令人質疑會晤的意義與效果。必須指出就是因爲有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因此更需要高層的直接溝通,特別是同意適時舉行兩軍戰區領導視頻通話更爲重要,如果缺乏這種機制的溝通,對情勢的研判與控制更爲困難。

就在蘇利文與王毅會談之際,有媒體報導賴總統計劃借道美國出訪中南美洲邦交國,但是美國只同意在夏威夷過境,總統府則澄清尚未有出訪規畫,何來過境被限制的說法。

但是我外交部長七月初曾表示賴總統出訪規畫中,是否過境美國仍在評估,而且依照慣例我新總統上任,都會安排從美國過境的出訪。以民進黨政府聲稱現在是臺美關係最好的時刻,除非遇到阻礙,否則不會放棄過境美國出訪,以彰顯與美國關係密切與突破的機會。

對美國而言,臺灣可以當作遏制大陸超越美國的棋子,但是對於我總統過境就是以舒適與安全爲原則,沒有所謂突破的說法。我外交的真正突破應該以嘉惠人民爲標準,例如美國給予國人免籤待遇,號稱關係最佳時刻,就要拿出真正的成果出來。

(作者爲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