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計劃2030年前實現全面開放

7月13日,2024明文化論壇在北京昌平開幕。記者從主論壇上獲悉,明十三陵景區將逐步擴大文化遺產開放範圍,到2030年實現明十三陵帝陵全部開放的目標。

據悉,本次計劃共分爲三期,時間貫穿2024-2030年,其中一期爲2024-2025年,開放思陵、永陵;二期爲2026-2028年,開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宮遺址;三期爲2029-2030年,開放獻陵、裕陵、慶陵。

明十三陵全面開放後,將採用現狀、標識、闡釋性等多種形式進行實物陳列展示,不僅包括古建築、墓葬、神道等文物本體,還包括建築遺址、神道等文化遺產要素,全面呈現十三陵完整營建歷程、明代皇家陵寢建築特徵和明代皇家陵寢建築營造技藝等。

新京報記者獲悉,明十三陵還將通過網絡虛擬平臺、無人駕駛旅遊車進行數字化展示,包括基本的遺產情況、價值介紹,交通信息、十三陵相關的歷史研究成果以及歷史文獻、檔案、圖像資料等,全方位展現明文化的歷史與獨特魅力。

明十三陵主神道是連接神路和各個帝陵的重要通道,“打通神道”將把全長7.3公里的主神道和附近散落大小遺產點進行串聯。同時開展十三陵外圍區兆域邊牆保護修繕,建設景觀步道、景觀臺,呈現歷史空間格局,更加宏觀地展示明十三陵整體輪廓,讓觀衆從更加廣闊的角度欣賞、瞭解明十三陵這座世界遺產寶地。

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袁江玉告訴記者,明十三陵文物保護規劃區域大概是80平方公里,區域面積內古蹟遺存遍佈。“普通的遊客、參觀者對十三陵的瞭解,都侷限在各個點位,沒有形成整體的認識。”而隨着未來明十三陵的陸續開放,參觀者也將走入更多遊覽空間,更能感受到明代皇家墓葬羣的整體格局。

袁江玉說,目前明十三陵對外開放的“三陵一路”面積約爲十三陵總面積的30%,“所以實際上還有70%的面積沒有對外。這麼多年以來我們致力於明十三陵陵寢古建築文物本體的保護,現在每年都在修繕。同時我們也注重周邊環境整治,流轉了大量土地,爲整個陵寢的保護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條件。”

隨着區域的不斷開放,未來,明十三陵還將逐步推進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利用珍貴世界文化遺產資源,實現陵村互動,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水平。還將根據各個帝陵的不同特點、歷史特徵,設計更多文旅項目,從而使參觀、遊覽更加具體、更加生動,讓遊客體驗領略明文化,讓遺產保護促進文化發展。

記者/田傑雄、王子誠

編輯/唐崢

校對/劉軍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