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故事輯一:墨客列傳》 道出關於墨說不完的故事

▲《墨的故事輯一:墨客列傳》。(圖/時報出版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作家張愛玲,與文學改革先驅胡適雙方看似沒有交集,但其實他們曾在1955年紐約碰面,而且他們的父親祖父竟然有段很深淵源,《墨的故事輯一:墨客列傳》一書,作者黃臺陽就以這個故事,介紹文房四寶中的墨,所保有的文化意涵及說不完的故事。

一九五四年底,張愛玲在香港,將她的新作長篇小說《秧歌》寄給從沒見過面的胡適,請胡適惠賜意見。兩人通上信,因此次年十月她到美國後,就去看胡適以便感謝,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隨後的回訪裡,胡適得知張愛玲的家世,揭露他們上代的結緣,原來,張愛玲的爺爺張佩綸,是胡適父親胡傳在恩人。胡傳是徽州績溪縣上莊村人,他20歲剛結婚時遇到太平天國之亂,妻子遇難而死,亂事平定後他雖考取秀才,卻接連五次都沒考上舉人,這時他年近四十,很多同年後輩都超過他,實在沒面子。胡傳於是決定要到沒人認識他的地方去開創前途,西元1881年,40歲的胡傳獨自前往當時被視爲邊疆東北。經過北京時透過同鄉介紹,請當時清流黨的中堅張佩綸,幫他寫了封介紹信,給在東北與俄國折衝邊界事宜的吳大澂。胡傳帶着介紹信步行42天到達黑龍江寧古塔,吳大澂接見他,並聘他爲師爺。從此胡傳爲吳大澂主辦不少苦差事,包括到荒野測量繪製地形、招募流民墾荒、編組保甲禦寇,折衝邊界談判。因爲胡傳親自奔波勘定疆界,準備詳盡的資料,因此吳大澂在與俄國勘界大員談判過程中,能一一駁斥俄方的無理主張,爭迴應有的國土。吳大澂與俄方簽下的《中俄琿春界約》是滿清末年是少數沒有喪權辱國的條約,事後在邊界豎立這銅柱墨,上面刻有銘文疆域有共國有維,此柱可立不可移(即:在國土的交界,立此銅柱,不可以移開)。

墨可以被磨成墨汁書寫外,甚至能夠賞完、饋贈、記事、宣教,甚至可以治病,其中所保有的文化意涵,更有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這本書是從製作者、原始擁有者的故事出發,繼之聯想出更多有趣的文人佚事,引領讀者進入墨的世界

▼銅柱墨。(圖/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