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資金助力人工智能發展,科創AIETF(588790)大漲近3%

今日(2025年1月24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隨後拉昇,上證指數漲0.83%,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漲超1%。板塊方面,AI應用方向集體走強,智能體概念股領漲,Sora概念、銅纜高速連接、人形機器人等板塊漲幅居前,白酒、農業、房地產、環保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

ETF中,科創AIETF (588790) 持續走強大漲近3%,成交額已超8200萬元,換手率26.06%,盤中交易出現持續溢價。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23日,科創AIETF (588790) 近10個交易日資金淨流入超2.07億元。

成分股多數上漲,凌雲光、雲從科技-UW漲超9%,金山辦公、螢石網絡漲超7%,虹軟科技、道通科技、雲天勵飛-U、奧比中光-UW、優刻得-W、格靈深瞳等股票跟漲。

其他相關ETF,人工智能ETF、科創板人工智能ETF、科創芯片ETF、科創50ETF均快速拉昇。

消息面上,1月23日,據中國銀行官微,根據《中國銀行支持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行動方案》,中國銀行計劃未來五年爲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各類主體提供合計規模不低於1萬億元專項綜合金融支持,其中股、債合計不低於3000億元,同時建立與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相適配的專項制度保障,服務產業鏈各環節金融需求。

1月22日,六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1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當地時間1月23日週四,OpenAI宣佈上線名爲Operator的首款AI智能體,它能通過網頁執行各種任務。Operator可以像人類一樣使用互聯網執行各種任務,可以打開一個瀏覽器,點擊頁面的按鈕並打字輸入內容。OpenAI介紹,支持Operator的是簡稱CUA的模型,是一種通過強化學習將OpenAI旗艦模型GPT-4o的視覺功能與高級推理相結合的模型。

國內外機構看好人工智能的未來空間。MSCI發佈最新研究報告《投資趨勢焦點:2025年關鍵主題》。展望2025年,科技行業,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持續影響市場走向。少數美股超大市值股票,尤其是人工智能概念股,在全球股票市值裡佔據主導地位,並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中信證券表示,“AI+”仍是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主線,隨着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態、邏輯推理等方面的持續進步,預計2025年AI將與千行百業的數智化轉型深度結合,持續驅動產業投資機會。長江證券認爲,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潛力巨大,投資者應避免短期波動的影響,關注長期趨勢。

山西證券指出,目前以字節爲代表的互聯網大廠正在海外加快建設AI數據中心,根據英國相關媒體數據,其中搭載的芯片包括英偉達的H100以及B系列卡,由於此次新規以企業實體總部所處區域的管控條款爲準,因此國內互聯網大廠海外數據中心的AI芯片採購也將受限;另外,受限於配額,第二層級國家的主權AI需求可能無法得到滿足。因此,預計未來若新規落地,將爲國產AI芯片創造出新的需求市場。目前華爲昇騰、海光信息、寒武紀、崑崙芯等國產AI芯片第一梯隊廠商正加速追趕英偉達,其新一代主力產品未來有望對H20形成替代,而在此次新規的刺激下,AI芯片的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