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業績滑坡,直營模式困境凸顯加盟之路艱難

隨着新茶飲市場的風起雲涌,品牌間的競爭愈發激烈。近期,新茶飲品牌古茗成功過港交所聆訊,即將成爲港股“新茶飲第三股”,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備受矚目的“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近年來卻陷入了業績頹勢,其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據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實現營收25.44億元,同比下降1.9%,經調整淨虧損高達4.38億元。自2018年以來,公司累計虧損已超過了13億元。這一連串的數字,無疑爲奈雪的茶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回顧2021年,奈雪的茶登陸港股市場時,總市值一度突破300億元,風光無限。然而,截至2024年1月20日,其總市值已大幅縮水至不足20億元,上市首日至今,公司股價已跌去超九成。這一巨大的落差,不僅反映了市場對奈雪的茶業績的擔憂,也凸顯了新茶飲市場競爭的殘酷。

在門店規模方面,奈雪的茶同樣顯得力不從心。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其門店數量僅有1884家,其中超八成爲直營店。而與此同時,古茗、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競品品牌通過加盟模式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擴張,門店數量遠超奈雪的茶。這種速度上的差距,使得奈雪的茶在新茶飲市場的份額逐漸被蠶食。

直營模式重壓下,成本壓力難以緩解

奈雪的茶作爲極少數採取直營模式的新茶飲品牌,其創始人彭心曾表示,直營模式能夠更好地保證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然而,直營模式下的重資產運營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以2022年爲例,奈雪的茶1068家直營店的人工成本、租金成本佔收入的比重分別高達31.73%和15.47%。儘管公司在2023年加強了對直營店成本的管控,實現了上市後的首次扭虧爲盈,但好景不長。2024年上半年,其直營店的員工成本、租金等費用佔收入比例再次上升,導致經營利潤率大幅下降至7.8%,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2.3個百分點。

更爲嚴峻的是,奈雪的茶位於一線、新一線、二線和其他城市的直營店的單店日均GMV已經跌破萬元,且下滑幅度均超過了37%。這一數據無疑表明,奈雪的茶的直營店在盈利能力上正面臨嚴峻挑戰。

加盟店拓展緩慢,高門檻成阻礙

面對直營模式的困境,奈雪的茶終於在2023年7月放開了加盟。然而,其加盟門檻高、加盟費貴等問題卻成爲了拓展加盟店的阻礙。據瞭解,奈雪的茶要求合夥人年齡要在25至45歲之間,加盟單店投資金額最低預算爲98萬元(後調整爲58萬元),且門店面積限定在90平方米至170平方米之間。此外,奈雪還規定營業額滿6萬實收抽1%。

這些高門檻使得許多潛在加盟商望而卻步。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加盟店僅有353家,7個月內僅淨增153家。這一速度與競品品牌相比顯得非常緩慢。爲了吸引更多加盟商,奈雪的茶不得不在2024年2月對加盟費進行調整,但效果仍有待觀察。

下沉市場競爭激烈,奈雪需尋找突破

奈雪的茶的加盟店主要分佈於中、低線城市。然而,在下沉市場,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等衆多茶飲品牌早已率先展開大規模佈局。這些品牌憑藉價格優勢和產品差異化策略,贏得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

對於奈雪的茶來說,如何在下沉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提升產品競爭力,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儘管公司已經放開了加盟,但如何吸引更多加盟商、提升門店盈利能力,仍然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此外,奈雪的茶還需要關注消費降級趨勢下的市場需求變化。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性價比,高質平價的產品更受歡迎。因此,奈雪的茶需要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同時,調整產品定價策略,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綜上所述,奈雪的茶在新茶飲市場的競爭中正面臨諸多挑戰。直營模式下的成本壓力、加盟店拓展緩慢以及下沉市場的激烈競爭,都使得其發展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爲了扭轉頹勢,奈雪的茶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提升門店盈利能力,吸引更多加盟商加入。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新茶飲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青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