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別院安樂富有公益講座 以老二哲學行菩薩道饒益衆生
▲佛光山南臺別院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長楊政達、區委員王姝文和曾子南文化基金會董事範思筠,與主持人陳麗妍,共同主講「佛教與公益~菩薩行證」。(圖/南臺別院提供,下同)
佛光山南臺別院11日晚上進行安樂富有系列講座第11場,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長楊政達、區委員王姝文和曾子南文化基金會董事範思筠,與主持人陳麗妍,共同主講「佛教與公益~菩薩行證」。
大乘菩薩行者應發「上弘下化,饒益衆生」的菩提願,爲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演講者用各自人生經歷的發心行持,與大衆分享走在菩薩道過程的體驗。現場聽衆1200人座無虛席,並透過網路直播與youtube有1200多人同沾法益,一起度過法喜滿滿的夜晚。
住持滿舟法師引言提出,佛陀所說增長功德福報的方法,都是有益於社會大衆的發展;也就是說佛教的福田思想實乃發展公益事業的啓蒙。星雲大師更教導大衆,不僅要從事慈善救濟的事業,更要進一步積極扮演社會教化人心的角色,讓社會更美好,爲衆生謀福利。主持人陳麗妍也分享一段話:如果您遇見圓滿,請記得開一個缺口,讓幸福流向別人,用感恩心來面對衆因緣和合的圓滿成就。
首先慈容法師與大衆分享他的出家因緣,從小就是「舞臺上的風雲人物」,唱歌、演說與主持樣樣行。星雲大師當初在宜蘭弘法,帶領青年佈教很有特色,從加入合唱團,用音樂弘揚佛法,到大師寫稿讓青年勇於說法,深入經藏。讓慈容法師做每一件事都心生歡喜,至今走入佛門一甲子,積極投入社會教化,熱心推展社會教育,致力佛光山慈善教育事業發展,在服務大衆的快樂中,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歡喜動力。
迎佛指舍利到臺灣,與因佛牙舍利建佛館,其中的殊勝因緣,讓投入圓滿該因緣的慈容法師,直說佛法不思議。還提到佛光山在全世界建的道場都有殊勝因緣,如荷蘭荷華寺、澳洲南天寺、巴西如來寺…等,信徒請託大師當地建道場,讓佛法弘揚五大洲,讓法水流入每個人的內心。還分享佛館的八塔名稱,大師用淺顯易懂的佛法真諦命名,如一教塔、二衆塔、三好塔、四給塔、五和塔…,大師用智慧讓佛法親民化,讓人人都懂得行三好,守護身口意三業。然而「教育」更是大師開山的初發心,寺廟即是學校的推行,無非就是佛教發揮教化人心最佳例證。
「我是佛」楊政達帶領着現場大衆齊聲高喊。他表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尊自性佛,該如何好好開發呢?他教導「發菩提心很重要。」提到走入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加入佛光會參與推動的菩薩道發心,讓他翻轉年少輕狂,浪費生命的契機;只因人間佛教最大的核心,就是「給人歡喜」。就此與牽手40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妻子王姝文,彼此在家業互相扶持;事業互相協助;佛光道業互相付出成就,一起攜手行菩薩道,利益衆生。
在人間音緣,星雲大師做詞的楊柳觀音一曲,楊政達分享他最愛的一小段,「是我,應許的承諾;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堅持; 柔軟而強韌,累劫不變;是我應許的承諾。」就如同說明他的心境,發願在人間佛教,行菩薩道,誓莫退還,累世的願,接上了,就無怨無悔。就如佛光會服不離身,時時刻刻與佛化家庭成員一同發心,將愛情昇華爲法情,相信因緣,菩提眷屬不退轉。
「緣份,早已500年前安排註定,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王姝文爲自己的婚姻下了如此註解。原是生活無憂,卻因期待王子與公主的婚姻,深刻體會到他母親說的「端婚姻飯碗,即是生活重擔。」然而所有的苦難磨練,卻因20年前與先生楊政達一起加入佛光會,認識佛法教義,在耳濡目染的薰習,一家人彼此「互相成就」,而有了光明彩色的幸福。
「苦受的經歷,讓自己成長,進而發心助人。」範思筠提到,因爲感同身受,所以主動做不請之友,用同理心來爲市民服務。當生命遇到了困頓,他以佛菩薩爲依歸,讓心有了靠岸。他發現在政治爲官者要努力做事,爲民喉舌,仍要時時檢視自己的心,是否爲善?當境界來考驗,大師的《往事百語》,總能撫平他負面的情緒,讓他也能朝着人生300歲而努力,做每一件事都能心甘情願,因爲他知道世間善惡一半一半,唯有感謝所有的因緣,才能做自己的貴人,自己有力量,才能做別人的貴人。
講座尾聲,慈容法師勉勵聽衆「做一個給人接受的人」,以大衆第一,自己第二;信徒第一,自己第二;用「老二哲學」來行持人間佛教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