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傷仍有望恢復 臺大醫談創傷性腦損傷症狀與治療

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指因外在物理性或機械性力量造成的腦部傷害

林先生是一名摩托車騎士,某日下班回家途中與汽車相撞,被送往急診室。抵達醫院時林先生已不醒人事,昏迷指數只剩6分。頭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顱骨骨折、雙側輕微硬腦膜下出血及多處點狀腦內出血,高度懷疑有瀰漫性軸突損傷。結合神經學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爲重度創傷性腦損傷。神經外科醫師判斷無立即開顱手術的必要,建議置放顱內壓監測器以便在加護病房接受密集的監測和治療。所幸顱內出血及腦部損傷沒有惡化,三週後林先生已經可以自行睜眼,卻無法正常說話及聽從指令。妻子在病牀邊哽咽:「我的先生不認得我了,他還能恢復嗎?」

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指因外在物理性或機械性力量造成的腦部傷害,常見的原因有車禍、跌倒、運動傷害、暴力事件等。創傷性腦損傷是造成國人死亡和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評估及處置極爲重要。

神經學檢查及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是第一線診斷工具。創傷性腦損傷根據病人的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可分成輕度、中度和重度。創傷性腦損傷病人的臨牀表現及預後與創傷機轉、腦部受傷位置及傷害嚴重程度相關。可能出現的臨牀症狀包括:生理症狀(如頭痛、頭暈、嘔吐、癲癇)、意識障礙(如躁動、混亂、嗜睡、昏迷)、肢體障礙(肢體無力或癱瘓)、感覺障礙(如肢體麻痹、視覺受損、聽覺受損)、語言障礙(失語症)、認知障礙(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執行功能缺失)、情緒障礙(如焦慮、憂鬱、煩躁、易怒)、平衡和協調障礙等。

創傷性腦損傷的治療主要包含: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復健治療。開顱手術適用於急性顱內出血,需立即清除血塊或腦部腫脹需立即進行減壓的病人,手術後需在加護病房接受密切觀察。若無立即開顱手術的必要,但病人昏迷指數低於或等於8分或顱內情況不穩定時,建議置放顱內壓監測器,以便及時發現變化,並給予相對應的治療。腦室外引流管兼具顱內壓監測及腦脊髓液引流的功能,在腦壓過高的情況下可作爲降壓的手段。常用的降腦壓藥物是高滲透壓性利尿劑,必須謹慎使用避免造成腎臟功能受損,或血液中電解質不平衡。創傷性腦損傷的治療目標,除了及時和適度降低腦部壓迫,預防二度傷害也非常重要。因此,病況較嚴重或危險性較高的病人,於急性期需在加護病房接受密集的監測和治療。病人在急性期後若仍殘留功能缺失,建議經由復健科醫師評估及安排,及早接受復健治療。

創傷性腦損傷常見的併發症有:腦脊髓液滲漏、顱神經損傷、顱內血管損傷、水腦症等等。顱底骨折造成腦膜撕裂,進而導致腦脊髓液滲漏(經由鼻腔或耳道),容易引發細菌性腦膜炎。有些病人的腦膜破孔會自行癒合,但若持續有腦脊髓液滲漏的情況則必須進行修補手術。創傷性腦損傷使腦脊髓液的產生和回收無法達到平衡時,過多的腦脊髓液累積在腦部造成腦室擴大,影響病人的意識和功能,稱爲水腦症。水腦症可透過植入腦室腹腔引流管,引流累積在腦部過多的腦脊髓液,改善臨牀症狀。

創傷性腦損傷病人的臨牀表現及預後與創傷機轉、腦部受傷位置及傷害嚴重程度相關。大部分病人經由急性期積極治療及後續復健,其神經學症狀逐漸穩定甚至獲得改善,但創傷性腦損傷仍有可能產生後遺症。因此,建議家人或照顧者給予創傷性腦損傷病人耐心與鼓勵,幫助他們重新適應生活。

本文轉載自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