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擔心正在扼殺孩子

最近我在輔導孩子練字,然後因爲孩子經常是應付事,不好好練,於是我就忍不住的批評指責孩子:“你不是自己說要練字嗎?那你還不好好寫?就你這種練法,什麼時候練好?”

大家能感覺出我這種教育存在的問題嗎?可能感覺不出來,因爲你大概率採取的教育跟我一樣。

那我再舉個例子。

面對孩子學習不努力,每次都需要我催的情況,我就告訴孩子:“你學習是給我學的嗎?你這個樣將來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學嗎?將來打算回家種地還是去送外賣?”

現在能發現這兩個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嗎?

可能你還是發現不了,因爲你平常可能也是採用的這種教育。那這兩個教育過程中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不相信孩子,擔心孩子的將來。因爲現在孩子寫字不好,所以擔心將來孩子寫字不行;因爲孩子現在沒努力學習,所以擔心孩子將來考不上好的大學。

可能有的父母會問:這樣的教育有什麼問題?孩子當前表現不好,確實會影響他的未來,我當然會擔心了?這有什麼問題?

問題大了去了,這樣的擔心教育會極大的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扼殺孩子的成長。

擔心教育的問題

孩子當前表現不好時,按照正常的邏輯推理,我們確實有理由擔心孩子的將來。那孩子現在不努力學習,將來確實可能會考不上好的大學;孩子現在不好好練字,確實可能很長時間都練不好字……因此我們有這樣的擔心是正確的。

但問題是這樣的擔心雖然邏輯正確,但卻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不好的情感,那就是孩子的未來是灰暗的、希望的。

你預測他將來考不上一個好的大學,練不好字等等,這些預測可都不是好的結果。而且因爲你給出的這些結果都是經過邏輯推理的,孩子是無法反駁的,因此他也就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換句話說,孩子要接受自己將來是灰暗的、失敗的,那你說孩子會有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會不會焦慮呢?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了:焦慮就對了,我目的就是讓他焦慮,因爲只有他焦慮了,他纔會認真對待,他纔會努力去做。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你天天跟他宣傳學習不好的結果,他有努力去學習嗎?你天天跟他說練字不好的結果,他就努力去練字了?顯然沒有,你會發現孩子該玩還是玩,他並不會因爲你說得這些不好預測而改變。

你可能誰說:那是因爲我製造的焦慮還不夠,我還應該繼續強化這種不良預測,讓他更加焦慮。

你要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不是孩子不焦慮,也不是孩子不想改,而是你的這種預測本身就很難激發孩子的動力。

你給出的結果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測,我們先不說這種預測準不準,就是真的準,那這種不良的結果也是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後,孩子會爲了很久以後的不良結果付出巨大的努力嗎?不會的,這是人的本性,人就是更看重眼前的快樂。將來會不會痛苦不一定,現在如果去努力,卻一定會痛苦,因此人們會本能的逃避眼前的痛苦,至於將來的痛苦,那太遙遠了。

這就好比你作爲一個成年人,你怎麼現在不多鍛鍊身體,爲將來老了做準備呢?不都是一樣的道理嗎?

所以不是孩子不焦慮,而是基於人的本能,孩子會本能的追求眼前的快樂,逃避眼前的痛苦。換句話說,你這種預測未來不良結果的教育,除了只會增加孩子焦慮之外,並不能促使孩子做出改變。

對於孩子來說,他當然也不希望自己將來有這樣不好的結果。你問下孩子,難道他不想將來考個好大學嗎?難道他將來不想練一手好字嗎?他肯定想,但是當前努力的過程太痛苦了,違背了他的本能,而他克服不了自己的本能,因此就不由自主的逃避學習、逃避練字了。

簡單的說,儘管孩子知道應該如何做纔是正確的,也想將來獲得成功,但是基於本能他控制不了自己,他只能追求眼前的快樂。

換句話說,對孩子來說,他沒有能力改變當前的現狀,因此他就只能接受你對他未來的不良預測,他就要接受自己將來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甚至可能回家種地。那面對這樣的未來,孩子會作何感想呢?他是不是就對未來喪失信心,覺得未來是灰暗的了?

而一旦人對未來喪失了信心,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沒有了,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那這時候練字、學習什麼的就更沒有精神了,越沒精神,當然也就越難做好。最終孩子就真的變成了你期望的那樣:字也練不好、學習也不行。

這就是父母擔心教育的結果。

那不這樣教育,又應該怎麼教育呢?就是要學會基於肯定式教養理念的相信型教育。

相信型教育

我在《肯定式教養》專欄中一直在跟大家強調,肯定式教養理念是信任孩子,基於信任孩子的根本,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表達對孩子的信任。

這一點其實我也做的不足,直到最近我才領悟到其中的問題。這進一步說明,我們只靠理論不夠,還要懂技巧,只有理論與技巧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那具體怎麼表達信任呢?我就拿孩子練字來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