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拋開中國商品代價高昂 陸應投資發達國家綠能產業

中國應該學習日本對西方國家直接投資新能源項目,避免遭到西方國家保護主義抵制。圖爲大陸新能源汽車在等待鐵海聯運班列轉運歐洲市場。(圖/新華社)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賓塞(Michael Spence)在奧地利《標準報》發表客座評論中指出,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和投入有豐富成果,但這項進展並未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益處,反而引發西方國家的抵制。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學習80 年代日本汽業的做法,將更多投資引向西方國家的綠色能源項目。

據《德國之聲》報導,斯賓塞在這篇題爲《拋開中國要付出高昂代價》的評論中指出,這些來自中國的新能源產品本來可以加快其他主要碳排國家的綠色轉型,但貿易保護政策卻阻撓此一發展。例如,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光伏產品以及電池徵收高額關稅,歐盟也在採取類似的步驟。

文章指出,這一現象不能一概而論地視之爲保護主義,因爲這些關稅所反映的,既有經濟利益,也有地緣政治的考量。這不僅僅涉及到保護本土工業,避免工作崗位大量流失,同時也是爲了應對中國的政府補貼,並捍衛本國的安全利益。而這一切恰恰構成了全球綠色轉型的障礙。

斯賓塞建議,而對中國而言,要想部分規避這一問題,方法之一就是直接投資發達經濟體的綠色能源項目。上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行業的做法曾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當時美國爲保護本土汽車工業,對日本汽車實施進口配額制度,而日本則大舉投資美國的汽車工業。如此一來,美國就業市場所受到的衝擊,就遠遠低於日本車大量涌入美國市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同樣地,工業國家也可以從中國對綠色技術領域的直接投資中獲益。關鍵在於將市場準入與確保公平競爭環境的技術專利協定相掛鉤。相較於完全依賴貿易,這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有跡象顯示,中國光伏產品製造商確實正在擬定在美國投資的計劃。

評論指出,保障本土工業和就業崗位,是政府的合法權利,但要想確保全球的可持續性發展,對貿易規則進行適當的調整也實屬必要。「一個更爲嚴重的問題則是,至少在美國,外來直接投資的想法可能很快就會失去可行性。拜登政府建議,爲了保障國家安全,今後應全面禁止雙向『聯網』的車輛使用中國生產的核心軟硬體。」

文章表示,解決問題的窗口可能很快會關上,因爲沒有人會對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產生懷疑。但如果政界不能爲規避安全風險提出替代性方案,這類禁令就將會對世界經濟和可持續性發展造成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