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大模型故事,阿里、抖音、京東都在攻堅AI電商哪個方向?

AI能讓商家“逆風”翻盤,消費者持續薅羊毛?

鯨商(ID:bizwhale)原創

作者 | 三輪

2023年,互聯網大廠經歷大裁員大調整,電商平臺價格戰持續卷,而AI正狂熱。‍‍‍‍‍‍‍‍‍‍‍‍‍‍‍‍‍‍‍

去年4月,當ChatGPT正被廣泛討論時,鯨商曾撰寫了一文, 探討了人工智能在電商運用場景的影響力,主要涵蓋設計、營銷、推廣、運營、售後等環節。

如今,過去一年了,AI如何降本增效、提升消費體驗,落實資本市場的故事期待。我們不妨來檢驗下各家的成果,以及深化理解AI對電商行業未來的影響。‍‍‍‍‍‍‍‍‍‍‍‍‍‍

商家“提速”擁抱AI‍‍‍‍‍‍‍‍‍‍‍

在看大廠動作前,鯨商走訪了幾位商家。

對於爲何使用AI這個問題。嘉興髮飾商家任洪(化名)對鯨商表示:“最初接觸AI技術,是因爲招人太貴。一支真人主播團隊,最少需要3個人,主播、一名運營、中控。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直播團隊只需2個人,虛擬和運營。”也就是說,AIGC在運營層面幫商家實現人力成本的降本增效。

不過,相比於降本增效,開源在疫情開放後顯得更加重要。對寧波服飾商家張林(化名)來說,疫情期間的生意難上加難,找到新流量入口是當務之急。

張林從國內電商興起時,就在淘寶賣女裝,公司從數十人發展至一百多號人。在電商紅利期,出身服裝設計專業的張林,一直在店鋪嚴格把控設計和麪料,所以銷量一直較爲可觀。

近兩年,國內疫情讓銷量下滑,退貨率卻不曾減少。她就跟着同行們的腳步,開始關注海外市場。張林摸索着將自己的童裝賣到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語言、產品設計、模特圖成了“攔路虎”。

她向鯨商表示:“我們的服裝原本適合東亞女性,但東南亞、非洲地區的人更需要符合當地人膚色的模特,風格也和國內不同。加上語言問題,張佳需要工具來解決這些問題,快速在當地市場試錯。AI技術能爲商家快速生成模特形象,並解決語言問題。這才讓張林的生意找到突破口。

對同爲服飾商家的李夢(化名)來說,難點在於做內容。

李夢說:“做服飾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以前做好產品砸廣告就能賣貨。但這兩年各個平臺的流量都越來越貴,需要做出好內容才能吸引消費者。我們賣的平價女裝,每月至少上新上百款,過去每款服裝只需要簡單做介紹,但現在電商內容化是大趨勢,每個產品都需要做好產品介紹和直播,每個月至少多做300多條內容,工作量瞬間暴漲。”

李夢的困境,或許各個品類都在面對。各大電商平臺都在加大對內容的扶持力度,商家也需要多種產品圖來吸引用戶點擊。李夢不得不升級店鋪主圖、介紹視頻、細節圖、買家秀等,才能獲得更多流量。

此外,不同服飾搭配的效果,也影響轉化率。李夢坦言道:“我們把搭配好的套裝和穿着場景都劃分好,讓客服給用戶推薦,銷量就有明顯提升了。”

除了以上B2C的案例,以B2B爲主的義烏商商貿城中,有大量商家給給亞馬遜、速賣通、Lazada、Temu等平臺賣家供貨,他們也向鯨商表示,當下業務需要各種數字化工具提升獲客、報價、接單、履約效率。而AI倘若能解決他們的痛點,才更能賣出價格。

總體來看,AIGC正在讓買賣方式更新換代。最初,商家賣貨只需要簡單拍照、做視頻。現在賣貨卻需要講清楚使用場景,內容多樣性。如何提升商家各環節的經營效率,是對電商平臺的集體挑戰。

而對用戶來說,目前AI除了好玩、潮流,更多是起到綜合性答疑解惑的作用,以及引導推薦的作用。

貨架電商的AI“去中心化”試水‍

從1950年的圖靈測試到今天,人工智能走了73年。百度、阿里、華爲等公司最早在2019年已開始自研大模型。百度率先發布“文心一言”,隨後華爲推出盤古大模型、阿里推出通義千問、騰訊推出混元大模型、字節推出雲雀大模型等產品。

一陣國產大模型的熱潮被掀起,如今國內大模型的數量已超過百家。經過幾年角逐,如今各大廠的大模型都已發展至下一階段。

從成果來看,幾家大廠的產品在搜索上有個共同點,即以搜索爲入口,過渡至推薦。抖音在去年就推出過小悟空、豆包等產品。不過在抖音站內,離用戶最近的AI體驗在搜索框下方,已經有“AI搜”的功能選項。該選項與綜合、用戶、視頻、經驗、商品、主播、團購等選項並列。倘若用戶通過“AI搜”檢索,就會得到通過智能搜索後的答案。

鯨商在“AI搜”中搜索“哪個品牌狗糧好?”其馬上給出一個綜合答案。每個品牌的特點、優勢、價格皆有講解。鯨商繼續搜索“哪個品牌狗糧不好?”其也給出了皇家和冠能、東邊、帕特等品牌,包括品牌不好的原因。不過“AI搜”回答的內容很多來自第三方網站,已經站內用戶拍攝的視頻內容。

和抖音“AI搜”類似的,還有“淘寶問問”。淘寶問問測試版需要在淘寶站內搜索後彈出。鯨商也在淘寶問問中搜索了同樣的兩個問題。

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淘寶問問羅列出答案,不會做其他介紹與推薦。回答第二個問題時,淘寶問問會有更細分的介紹。

雖然這相互矛盾的問題裡,有同樣的品牌出現,但淘寶問問都會在下方給出產品鏈接,以及個性化推薦一些用戶可能會感興趣的商品。可以看出,這些信息及數據多來自淘寶站內。

再看由多個小社羣和小圈層構成的社區電商小紅書,其正在內測的AI應用“達芬奇”。達芬奇很適合回答各類生活好物的問題。包括旅遊攻略、美食攻略、地理和文化常識、生活技巧、個人成長和心理建議,以及活動推薦等。

這些回答主要結合了小紅書站內用戶的分享筆記。而小紅書作爲社交平臺,其在AI方面的投入更加偏向社交功能。

當然,以上的AI產品在中文語義理解方面仍存在較大侷限,有些回答差強人意,有些甚至會讓人捧腹大笑。也就是說,AI產品暫時缺乏人類思維複雜性的特徵,目前無法對人們工作和生活所帶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經過了“百模大戰”,不斷燒錢的電商大廠們,如今開始討論應用落地方向。所以,把AI搜索問答技術接入主平臺,做好搜索,類似於再度吸引用戶。之後通過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技術,根據用戶的興趣和行爲進行個性化的推薦,把合適的商品推薦給用戶,纔是能落地的關鍵。

AI搜索的轉化提升是關鍵‍‍‍‍

各大電商平臺都希望海量商品能夠更精準地被消費者看到、挑選。

早在2013年,淘寶天貓推出了“千人千面”的新算法,2016年底推出了淘寶直播,2022年加碼逛逛和直播電商等內容端,其希望創造更多“人”、“貨”連接機會。抖音構建商城、美團加碼直播,本質皆是如此。

智能電商時代的開啓,讓阿里、京東等貨架電商、拼多多等社交電商,以及抖音等短視頻電商,有機會讓“商家多層供給”與“消費者多元需求”更高效匹配。

在技術盈利層面,鯨商在第一部分提到的淘寶問問,會在用戶搜索後給予個性化推薦。因此,豆包、淘寶問問、達芬奇等產品應用到電商領域,就像是AI導購。

比如,淘寶AI試衣功能,用戶能在AI試衣間裡上傳照片,然後選擇身材類型和服飾,就能看到衣服的上身效果。京東也推出智能導購助手京言AI,其具備專業品類諮詢、個性化送禮助手、產品對比助手、購物經驗知識等功能。拼多多則成立大模型團隊,探索電商客服、對話業務等應用場景。

在AI導購推薦下,或許搜索引擎時代的競價排名會再度出現。平臺向品牌收取廣告費,誰砸錢越多,誰的排名越靠前。

不過此類盈利方式,會導致AI導購難保持客觀去推薦產品,對商家競爭、消費者體驗以及隱私保護層面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並且,在電商基礎設施高度完善的當下,各大平臺仍有大量假貨。用戶無法精準辨別假貨宣傳,而AI導購們卻在大量引導用戶、商家、達人進入新場景。所以AI產品的應用落地與盈利模式,仍需要規範化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當前智能化程度較弱,用戶暫時沒養成通過AI導購購物的行爲習慣。所以AI導購僅完成了部分流量導入,並沒有縮短商品路徑。根據億邦動力的訪談資料顯示,淘寶搜索的轉化率高達90%,而當前淘寶問問的表現並未能超越這一水準。

總而言之,現在AI產品的內容越來越龐雜。從簡單問答、生成圖片視頻到推出虛擬角色,提供情緒價值,都是爲了更瞭解B、C兩端用戶需求,爲變現打基礎。

馬雲曾表示:“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把AI搜索推薦功能嵌入電商領域,讓智能電商深挖消費潛能,比達人、主播效率更高。隨着AI大模型算法不斷精進,能否促進人貨匹配,還有待市場檢驗。

#大公司戰#

#品牌方法論#

#渠道新機會#

#新消費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