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生醫新創 工研院化身天使投資人
工研院在生醫產業不僅扮演技術領頭羊的角色,還身兼天使投資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工研院與生技中心共同籌組的TBMC,工研院透過子公司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投資,持股佔比近一成,成爲國內第一家兼具技術移轉與創投服務概念的機構。
工研院在生醫產業不僅扮演技術領頭羊的角色,還身兼天使投資人,培育超過20家的生醫新創公司,其中工研院泡沫式人工腦膜衍生成立的臺生材,已掛牌上櫃。販售脊椎骨融手術相關產品的臺微醫、與新藥研發廠景凱陸續登錄興櫃交易。
根據統計,工研院四年投入百億經費進行前瞻技術研發,鎖定精準藥物、再生醫學、醫療器材三大領域。在生醫領域着墨很廣,從新藥、中草藥,到跨領域的智慧診療醫材、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細胞治療、基因定序、標靶藥物等等,今年擴大籌組「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打造完善智慧醫療生態系,催生生技獨角獸。
工研院近年扮演業師、天使投資人的角色,輔導許多生醫創。工研院表示,一家生醫新創從零到成長茁壯,要歷經九個階段,包括基礎研究,前期商品化,釐清產品定義、專利與法規,雛型品試製、臨牀前試驗、臨牀試驗,上市量產,上市後監督,最後進軍國際。但不同階段共同痛點都在資金。其中,「一站式創新整合服務」已助生醫新創廠商取得3.5億元投資金額,輔導175家次業者,促成上千人次的業者參與媒合。
今年工研院與中華開發資本共同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從「人流、金流、資訊流、經驗流」切入,共享雙在創投圈、生醫產業的資源人脈,尋找、輔導適合的生醫新創團隊提升研發能量,導入資金動能,協助生醫新創加快商品化。
工研院指出,臺灣擁有ICT軟硬體、生技醫藥兩大優勢產業,是發展精準健康最佳場域。舉例來說,「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除技轉給仁寶,成爲國內首家ICT大廠跨足高階醫材技術共同合作開發案,9月成功申請納入健保給付,並通過美、臺上市許可。另,也促成仁寶與臺大醫院聯手,將合創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