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瑪家落實資源回收反堆積如山 衍生代丟垃圾新行業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羅琦文攝)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處理量能不足反而導致資收暫置場堆積如山,族人等待丟回收資源要1小時,還衍生出騎機車代丟垃圾的新興行業。環境部長彭啓明12日下午前往視察,允諾中央補助1輛資收車,並協助另設資收暫置場。

瑪家鄉民代表柯俊傑表示,政府要求執行破袋檢查圾圾分類,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垃圾量減少一半,但資源回收爆增56%,而瑪家鄉爲適應山區陡坡及小路,資源回收車噸數小,結果載不到兩個部落就滿了,要先回到清潔隊將資源倒出再繼續路程,後半段的部落往往要等上1個小時才能丟收回。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環境部長彭啓明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羅琦文攝)

原民立委伍麗華接獲陳情,在立院多次質詢環境部,她說,原鄉因地理環境與平地不同,山區道路又窄又陡,垃圾清運車體積限制無法轉入小巷弄內,有些路線垃圾車距離部落超過500公尺,部落還發展出一個新行業,有摩托車幫忙載垃圾到丟垃圾的地點,一個收10元,一天可以賺到2、300元。

彭啓明現場允諾,中央會補助一輛資源回收車,是否有第二輛再評估,至於資收場過小,會輔導鄉公所寫計劃再向環境部申請,全力支援。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立委伍麗華(左)質詢時反映問題,環境部長彭啓明(中)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羅琦文攝)

瑪家鄉長羅清仁表示,全鄉僅2輛資源回收車,無法負荷暴量的回收物,常得往返清運,增加民衆等待時間,且現有的車輛老舊,故障率高與維修費遽增,再加上資源回收場因空間與人力不足,都增加公所處理壓力,盼中央協助補助回收車、興建新的資源回收場經費及人力問題,提升民衆清運資源回收物便利性。

彭啓明結束視察行程後,轉到內埔鄉參訪獲得低碳社區特優獎的東片村及隘寮村,鼓勵大家持續努力,成爲全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