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雙林寺:東方彩塑藝術的寶庫|訪古
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在開始山西訪古之行的文字裡,我曾說過,山西的地上文物極爲豐富,但我卻不想多寫寺廟建築,因爲容易重複。我此前曾寫過長子和晉城的宋元時代的寺廟和彩塑壁畫,上一篇則是介紹洪洞廣勝寺的“三絕”,這一篇我還打算寫一寫寺廟,這就是平遙雙林寺的彩塑。
從廣勝寺下來,我將去太谷,探訪我 40 年前在太谷實習時發掘的白燕遺址,雙林寺正處在洪洞到太谷的路上,所以算是順路。其實在這一路上,我還看了位於汾陽的太符觀和后土廟,如果篇幅允許,我也會對這兩個廟的精彩處加以介紹。
01
世界文化遺產雙林寺
雙林寺原名中都寺,位於山西省平遙縣西南 6 千米的橋頭村。其地本爲戰國時期趙國的中都故城所在,故名。我在細雨中到達雙林寺,發現這裡的遊客並不多,印象中遠遠沒有平遙古城紅火。其實,30 年前,雙林寺比平遙古城更爲出名,當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山西平遙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定義是“一城,兩寺”,兩寺之一便是雙林寺。今天也許是由於其功能單一吧?遊客反而不是很多。
雙林寺山門
雙林寺始建於北齊之前,主體殿宇爲明初重建。寺中現存的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上有“重修寺於武平二年”之句。“武平二年”(571)乃北齊年號,彼時重修,創建年代必定更早。就是從北齊算起,至今也有 1450 多年了。宋代中都寺改名雙林寺。“雙林”的出典,是釋迦牟尼涅槃之地在古天竺拘屍那城跋提河旁沙羅雙樹之間。當時釋迦牟尼在雙樹之下,頭北面西,右臥圓寂,雙樹頓開白花,稱爲“雙林入滅”。
由雙林寺圍牆俯瞰天王殿
雙林寺坐北朝南,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爲廟院,有十座殿堂、三進院落,釋迦殿、羅漢殿、武聖殿、土地殿、閻羅殿、天王殿組成前院;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組成中院;娘娘殿、貞義祠組成後院。東部主要是禪院和經房。明代在寺廟外圍建起一週高大的夯土包磚圍牆,上置箭垛,外觀頗似城堡。
天王殿前的天王塑像
進入山門,正北第一座殿爲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檐下掛 “天竺勝境”匾。天王殿內,彌勒菩薩結跏居中而坐,帝釋、梵天脅侍左右。南牆倒坐四大天王,北牆兩側爲八大菩薩。
釋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置門,正中匾額爲“靈鷲遺風”。殿內釋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脅侍文殊、普賢。釋迦殿兩廂各爲四間懸山式建築,因在殿內隔牆,又分爲羅漢、武聖、閻羅、土地四個小殿。羅漢殿內塑十八羅漢;武聖殿內塑關公,四壁懸塑關羽生前事蹟;閻羅殿內地藏王菩薩居中而坐,左右塑十殿閻王和判官;土地殿塑土地像,左右爲金童玉女。這部分塑像多爲清代作品,顯得比較程式化。
釋迦殿主尊釋迦牟尼佛
中軸線上第二進院落爲正北的大雄寶殿和東西廂的千佛、菩薩二殿。大雄寶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築,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設一步前廊。殿內主像爲“三身佛”,兩側是文殊、普賢坐像。殿內本有明代所繪壁畫《禮佛圖》,但民國初年爲白粉所蓋,1982 年局部洗出,可窺豹一斑,見出其線描挺拔,設色豔麗,有元代遺風。
雙林寺大雄寶殿
千佛殿爲懸山式建築,面寬七間。殿內彩塑達五百餘尊。主像爲自在觀音,左右側塑韋馱和夜叉立像。菩薩殿與千佛殿相對,主像爲千手千眼觀音。
千佛殿壁面的懸塑千佛
娘娘殿爲全寺中軸線上最後一座建築,建於明正德年間,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內塑“送子娘娘”及侍者塑像。
02
精妙的雙林寺彩塑
雙林寺的規模並不很大,卻擁有 2000 多尊形態各異的精美彩繪泥塑。這些彩塑基本爲明代寺院重建時所塑,絕大部分保留完整,藝術價值極高,堪稱中國明代雕塑中的佼佼者。這裡就對其主要的作品加以介紹。
天王殿內的梵天塑像
天王殿中的塑像人物造型生動,尤其是四大天王,均高達 3 米,分別手持琵琶、寶劍、蛇和傘,護衛東南西北。這些護法力士的形象與傳統的金剛兇惡可怖的造型不同,既顯示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武氣魄,又有人間武士之風。
釋迦殿內的文殊菩薩塑像
釋迦殿內除主尊外,四壁運用圓雕、浮雕手法,採取分層組合、連環壁塑形式,表現釋迦牟尼從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傳經、普渡衆生的佛傳故事。出現的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態各異,構圖以建築、山水區隔,看起來有如接續的連環畫。
釋迦殿內的佛本生故事懸塑
釋迦殿影壁後塑渡海觀音,屬於雙林寺彩塑中的精品之作。觀音單腿盤坐於紅色蓮瓣之上,身形突出壁外,輕點蓮足,身姿側臥,單膝盤坐,左手扶着地面,右手隨意搭在右膝之上,神情安詳,與背景上波濤洶涌的海浪形成強烈對比,具有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觀音的額頭飽滿,臉頰豐潤,雙眉輕輕擡起,眼睛微張,似在微笑,面部表情與坐姿相得益彰,透露出怡然自得的愜意。
釋迦殿渡海觀音塑像
千佛殿內,主尊的四周爲懸塑和壁塑,五百佛像分爲五至六層,或駕祥雲,或騎異獸,與主尊聯繫照應,渾然一體。窗臺和門兩側則塑有 30 多尊供養人像,這些塑像造型寫實,是研究明代服飾發展演變的可貴資料。殿內的韋馱像極富特徵,武中蘊文,頗具動勢,海內外評論者稱其形象剛中有柔,威而不悍,是明代彩塑中少見的藝術傑作。
千佛殿內的韋陀塑像
觀音殿中,千手千眼觀音結跏居中而坐,儀容豐滿端莊,神態溫柔雋逸,手勢千變萬化,整體十分纖巧而富動感。其四周懸塑四百多尊菩薩形象,皆腳登彩雲作行進狀,觀者入眼看去,但見衣紋飄動,滿壁生風。千佛、菩薩二殿的外檐牆上還殘留有少量的明代壁畫,繪供養菩薩等,爲明天順五年(1461)的作品。
千手千眼觀音
雙林寺彩塑是在木質骨架上,根據形體需要,纏以麻繩、草等材料捆紮,再以晉中地區特有的紅膠泥爲材質,經過瀝粉、貼金、着色、敷彩等多道工序才最終完成。彩塑的線條真實地表現了人物服飾的層次,突出雕像的質感。比如天王身上的盔甲用線硬直,表現武將剛毅勇武的氣質;菩薩穿着的綢衫,則以圓潤柔和的曲線,凸顯其靈動輕盈之姿。彩塑的另一個重要特色是對人物眼神的刻畫。研究者認爲,雙林寺彩塑人物的眼睛十分符合解剖原理,比如眉弓、眼眶、眼球等部位的結構完全符合真人比例,眼球更是由黑琉璃鑲嵌而成,十分生動。
釋迦殿內的普賢菩薩像
正是由於上述特色,雙林寺中的彩塑尊尊傳神,殿殿精彩。另外,寺內四分之三的彩塑是採用懸塑手法制作的,許多塑像都是前傾 10 度-20 度,如此既改變了泥塑直立的傳統雕塑方式,又彌補了觀看者的視覺差,是古代匠師雕塑藝術與物理學完美結合的典範。
03
打卡太符觀與后土廟
太符觀屬於道觀,位於山西省汾陽市東北 17 千米的杏花鎮上廟村。現存建築爲兩進院落,中軸線由南至北有照壁、牌樓、倒座戲臺(下層爲山門,兩廂關帝廟、二郎殿)、昊天玉皇上帝殿(兩廂后土聖母殿、五嶽殿)。其中昊天玉皇上帝殿爲金代原構,餘皆明代所建。
太符觀昊天玉皇上帝殿
昊天玉皇上帝殿坐北朝南,立於高 1.2 米的磚砌臺基之上,殿前置月臺。大殿平面近方形,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施琉璃脊飾,殿頂筒板瓦,藍琉璃瓦方心、剪邊。大殿出檐深遠,翼角升起明顯,使屋檐形成一條優美的曲線。明次間分別開門洞和窗洞,裝飾板門和直櫺窗。
昊天玉皇上帝殿壁畫
太符觀的主要特色是品位高超的壁畫。太符觀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東配殿聖母殿和西配殿五嶽殿三殿均繪有壁畫,所繪內容爲道教神祇、聖母出遊、宮中燕樂等,與山西現存的其他道觀壁畫大體相同,但玉皇殿東壁所繪道教附屬神祇,出現了一些行業祖師,包括造字文神衆、製藥醉酒祖神衆等,不見於南宋、明代的神系典籍,也不見於其他道觀壁畫。
昊天玉皇上帝殿壁畫(局部)
太符觀從建立起,就是民間的宗教場所,其神靈組合一方面表現出順應道教演變的主流趨勢,如玉皇大帝的名號和形象;另一方面又呈現出民間的神祇組合,如將后土與五嶽相配、五嶽四瀆集於一祀。太符觀所表現出的世俗化傾向具有獨特性和稀有性,是中國道教文化發展進程的真實反映。
太符觀五嶽廟四瀆之神(黃河、濟水)及背後的懸塑
后土廟又稱后土聖母廟,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區西北的田村。始建於唐景龍年間(656~710)。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重建,清代有重修。這裡的后土聖母其實爲汾陽禹門河的社神,並非瑤池仙界的西王母。聖母廟僅存正殿,坐北向南,一明二暗,進深二間,單檐歇山頂。
汾陽后土廟正殿
后土廟最爲可觀的是其壁畫。聖母殿內北、東、西三壁及兩山象眼、廊下兩壁、拱眼均繪有壁畫。其中北壁爲《燕樂圖》,繪殿閣樓臺、鬆梧竹石,衆多宮闈侍女、樂伎正在後宮侍奉、陳設、獻藝。
東壁爲《迎駕圖》,繪聖母在宮女的簇擁下緩步出宮,青龍駕馭的乘輦正停在宮門前,馭者肅立侍駕。儀仗樂隊環繞龍輦四周,迎駕的城隍、土地、判官、鬼卒惶恐地跪在地上,後隨一隻白虎。畫面下方,繪有一輛滿載嬰兒的馬車和麪露喜悅神態懷抱嬰兒的婦女,表現了聖母降賜子嗣的吉祥含義。
后土廟壁畫:《迎駕圖》(吳永琪攝)
西壁爲《巡幸圖》,圖中聖母拱手端坐在龍輦中,四周神將護衛森嚴,龍輦的前方是一座殿堂,殿內供案上,陳設着珊瑚枝、靈芝草、金香爐等。畫面展示了聖母出巡中的盛儀。
后土廟壁畫:《巡幸圖》(吳永琪攝)
后土廟壁畫:《宴飲圖》(吳永琪攝)
聖母廟壁畫將普通人的形象加以誇張變形,以表現神靈的個性特徵。壁畫中無論是主角聖母,還是仕女、樂伎,人物造型略顯豐腴柔麗,從而傳遞着人物的精神境界,體現了中國繪畫藝術講究傳神的審美追求。畫匠們不但注重人物個體形象的刻畫,更注重人物之間的組合穿插關係,使整個壁畫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遺憾的是,我來到后土廟時,管理人員不許拍照,文中使用的照片是秦始皇陵博物館前館長吳永琪先生所攝,謹此表示感謝!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