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導用生命教會我們的事:國土保育之重
▲《看見臺灣》紀錄片中的環境議題長年存在,導演齊柏林用誠實且不矯情的方式呼籲國人重視國土保育問題。(圖/臺灣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文/藍蝴蝶
週六假日,從手機之間得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花蓮勘景,不幸墜機身亡。
2015年11月2日《中天青年論壇》陳文茜對談齊柏林與樑皆得,紀錄片導演齊柏林不惜散盡家產,用上帝的視角俯瞰這片土地,記錄着臺灣的美麗與哀愁,一切只爲讓世界能真的《看見臺灣》。到底是什麼因素讓齊導用盡生命與力氣,只盼喚醒疼惜這片土地的一些人呢?
在空中看臺灣,追逐夢想與初衷2009年臺灣發生了「八八風災」,齊柏林當時的職業是人人欣羨的鐵飯碗—「公務人員」。他在退休前三年毅然辭職放棄退休金,向銀行借款成立公司,即使資金並不充裕,他立刻花了300萬,租了一臺機器,投入《看見臺灣》紀錄片,拍攝臺灣這片受傷的土地。
「我長時間在空中看臺灣這塊土地,我原本想要記錄的就是美麗的臺灣,因爲我覺得身爲臺灣人,我有空中攝影的經驗跟技術,我很想把美麗的臺灣介紹給全世界。」這是齊導的夢想與初衷。而追逐夢想與初衷所帶來的經驗過程,對於齊導來說,想必可用無枉此生、快樂無比來形容!
付諸行動的勇氣及正能量齊導告訴大家,「我們的意志力也會跟着年齡的增長,會因爲膽怯,然後變得薄弱。其實我自己是經過一整年的猶豫及思考,才決定放棄公職來做這件事情。做這件事情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大家也可以看到我所看見的,主要就是希望讓大家可以認識臺灣這塊土地。」
人們總是對於未知的事情想很多,靠着想像,沙盤推演完成一個計劃的經歷,也因此常常會先去設想計劃(夢想)的劣勢、威脅,以及執行時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光是內心轉啊轉,就先告訴自己計劃不可行,還沒有經歷靈感出現的驚奇澎湃,就直接進入過程的艱辛,導致結局的失敗。
▲齊柏林用上帝的視角俯瞰這片土地,記錄着臺灣的美麗與哀愁。(圖/臺灣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齊柏林回憶,「資金籌措的困難真是超乎想像。」由於過去臺灣沒有空拍紀錄片的先例,且不具票房性,所以起初找贊助商到處碰壁,還有位企業家對齊導說:「我看你拍的這個片子這麼的棒、這麼好,你應該先把你的片子賣掉,賺了錢以後,再來實踐你的夢想、實踐你的理想,爲什麼要拿我賺的錢去幫你實踐你的夢想?」
如果齊導因爲企業家拒絕或沒有行銷點(票房)而放棄,又如何引發一股「齊來瘋」風潮?又如何帶領大家看見臺灣土地的蓊鬱壯美及山河的沉痛悲鳴?所幸,天公疼憨人,碰到臨門一腳的貴人,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與臺達電子鄭崇華董事長資助相挺,導演吳念真的旁白誠摰親切,使得紀錄片情感表達得恰到好處,牽引觀衆進入故事裡,讓《看見臺灣》開始發酵。
《看見臺灣》片中拍的環境議題其實長年存在,他用誠實且不矯情的方式呈現出來,希望透過這部片呼籲國人重視環境惡化現象。他用航拍將臺灣之美髮揚光大,同時用生命告訴我們人生之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屬於自己的,別把時間浪費在自己的猶豫不決,別把時間浪費在沒人觀看的內心小劇場。人生的每一天都浪費不起,我們唯一能夠做的是,「享受當下,不留遺憾」!
齊導未竟之志是《看見臺灣II》的持續拍攝及受傷國土的修護,期盼朝野各政黨不要再劃錯重點,請運用各位的智慧,喚起國人對於環境議題關注、有關單位耕耘國土保育,纔是成就齊導之鴻浩遺志!
好文推蔫
馮世寬莫名其妙的自信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藍蝴蝶,公行碩士,時事評論作家,以上言論不代表公司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