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印錯55萬本護照 身分證標案交出包廠商惹議

圖文 / 鏡週刊行政院宣佈明年10月換髮新式數位身分證,由中央印製廠全權負責,本刊接獲爆料,指全案疑點重重,原訂投入40億元預算,今年10月公開招標不料卻在6月秘密改爲限制性招標,直接由曾印錯55萬本護照、出過大包的中央印製廠得標。

更詭異的是,中央印製廠隨即將預算提高至48億元,8月底還另開標案轉包,要求投標者須有銷售12億元以上PC晶片卡、護照或印製設備經驗,等於完全排除本土廠商。爆料者質疑,此標案可能爲特定外商量身打造,由外商掌控全臺2300萬人個資,恐有國安疑慮,扶植本土產業的口號也將淪爲空談。

「新式身分證標案從原來的公開招標,改成限制性招標,而且直接由中央印製廠得標,消息一出,所有制卡業者一片譁然,因爲中央印製廠根本沒有晶片製造的技術與經驗,之前還曾出過大包。」制卡廠商A先生嘆了口氣,無奈地告訴本刊,同業都覺得被政府呼嚨」了。

本刊調查,取得新式身分證標案的中央印製廠,一年多前曾發生嚴重疏失,當時由該廠承製的新版二代護照,將內頁的桃園機場照片,誤植爲美國杜勒斯國際機場,一口氣印錯五十五萬本,讓國庫白白損失2億2000萬元,被立委踢爆。擺了大烏龍的結果,讓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前後二任局長都遭受處分,時任外交部長的李大維也爲此公開道歉。

出了大包,卻再度受到青睞,還不用跟其他廠商競爭,直接拿到四十多億元的新式身分證標案,A先生拿着規格書,向本刊指出新式身分證制卡標案種種不合理之處。他說,爲了全面換髮新式數位身分證,內政部今年3月公告「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髮規劃案」,4月中旬由「國巨管理顧問公司」取得該案的顧問標。國鉅公司得標後提出一份規劃書,內容顯示將於今年10月進行公開招標。

許多具有相關制卡經驗的本土廠商,看到這麼大的商機,都想積極爭取,也都爲標案做足準備,不料,預計十月進行招標的計劃,卻突然在6月14日公告改採「限制性招標」,由隸屬中央銀行的「中央印製廠」得標,誇張的政策急轉彎,讓廠商都很傻眼

A先生說,限制性招標就是未經過公開評選、隱匿採購標案內容、規格、進度、預算和相關資訊,僅僅以「不宜公開」四個字草草帶過,令人質疑此標案的公正性和專業性。

A先生告訴本刊,完整的身分證印製作業流程,包括晶片、卡體材料防僞材質印刷加工、髮卡系統、安全規範、髮卡作業、卡片包裝系統、安全配送等多項機制建構,還不含卡片發放、臨櫃換髮作業等等,這些都需要細部規劃,但相關單位竟然可在短短二個月內完成,因此懷疑所謂的公開招標根本是在演戲,只是對整體採購案的流程進行背書而已。

除了限制性招標啓人疑竇外,中央印製廠也被其他廠商質疑資格不符。因中央印製廠過去僅有印製鈔票、護照、紙本身分證等紙質證照的經驗,現有的業務範圍並無卡片製作,甚至完全沒有制發晶片卡和資訊安全系統作業的經驗,對製作、髮卡、安全機制開發等程序毫無所悉,恐難以在短期內完成此龐大專案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今年5月中旬,相關單位在立法院報告時,明明表示整個標案預算規劃約40億元,但6月底突然宣佈由中央印製廠得標後,竟追加到四十八億元,足足多了8億元。

中央印製廠後來又另開標案,委由臺灣銀行負責招標,今年8月26日,臺灣銀行公告「PC晶片卡及印製設備」規格書,要求投標廠商必須有「銷售PC晶片卡、晶片護照PC資料頁或印製設備,超過12億元的實績」,但國內廠商沒有一家符合資格,被質疑是爲了某些國外大廠量身打造,有私相授受之嫌。

另一位制卡廠商B先生也告訴本刊,目前在臺灣發行的各種卡片,仍以成本較低的IC卡爲主流,而非昂貴的PC材質。臺灣市場不大,本土製卡廠生產、制發的IC卡已超過三億張,但中央印製廠卻排除專業的國內廠商,開出極高門檻的規格,讓人好奇背後目的究竟爲何?

中央印製廠用高昂成本規劃卡片材質及規格,不僅讓臺廠喪失競爭優勢,還有更嚴重的問題,B先生解釋,新式數位身分證的「印刷和安全防僞規範」達20多樣,乍看之下很嚴謹,但其中部分關鍵材料與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不僅可能有資安風險,卡片製作成本也會大幅增加。

B先生說,新式數位身分證具備專屬、高安全性的晶片,難以複製、僞造和竄改,所有安全機制都必須仰賴卡片本身的安全印刷和防僞設計。若晶片與應用系統安全性夠,卡體本身就不需要那麼多防僞機制,如果系統不安全,卡體有再多防僞設計都沒用,只是白花錢、浪費公帑

B先生指出,中央印製廠在專案管理、資安相關認證也有疑慮,未來新式身分證制髮卡中心將建置在該廠內,非髮卡機關內政部可以控管,更嚴重的是,民衆的個資、卡片未來將在二個單位間傳遞和保管,無疑提高風險、降低效率,更難以節省成本,如此疊牀架屋的做法,令人無法接受。

新式數位身分證的卡片造價不斐,還要求個人相片須用「雷射」方式處理,理由是「印刷品質較爲優良」。B先生指出,這樣需要購買昂貴的精密設備,還會造成第一次大量換髮與未來新申請、補換卡作業的難度,因爲戶役政系統在樽節設備成本的考量下,都得采用「大型集中式制髮卡」,民衆未來申請新卡時,需跑戶政事務所二趟進行申請、領卡,更要一週以上才能取證,形同擾民。

遭摒除投標資格的本土廠商認爲,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扶植國內產業」,理應限定卡片要在臺灣生產,制髮卡系統建置商也應限定由國內主導,並開放國外廠商來臺設廠,或尋求合作機會。但政府現在的做法,只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扼殺本土廠商的生存空間,也讓袒護外商的傳言甚囂塵上。

本刊致電中央印製廠,詢問新式數位身分證標案規格,被質疑有爲外商量身打造等疑慮,中央印製廠表示,發言人正在開會,須等會後才能正式答覆,這些爆料廠商到處陳情、檢舉,但該標案並非中央印製廠主導,他們只是承攬單位。至截稿爲止,本刊未獲進一步迴應。

更多鏡週刊報導【全文】合衆資產遭控信託詐騙 老翁賣房反揹債2億【全文】護兒違法取學位得教職 僑光科大校長遭爆濫權【全文】獨身貴族爆財務危機 總經理控好友假入股真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