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追蹤30萬中小學生髮現,孩子普遍存在“四無”現象

絕無僅有的好時代,父母努力工作,只是爲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在這背景下,心理問題、自殘、自殺現象卻創下新高。

青少年問題越發嚴重,專家發現,一切都因“四無”在作祟。

矛盾中的合理

調查數據證明,我國將近25%的青少年,自評認爲存在輕度或者嚴重抑鬱問題,而至少3000萬名17歲以下的兒童,面臨着情緒或者行爲問題。

有些家長不太能理解,缺吃少喝的時候,孩子都健健康康的,爲何衣食無憂了,心理卻開始不健康?

有些過激的父母,更是認爲孩子不識好歹,整個家庭如此辛勞的工作,都是爲了給孩子提供更優質的生活,孩子整天什麼都不用幹,到家就能吃熱飯,吃完飯了就可以回屋裡看書,一點家務活都不做,生活到底在“不開心”些什麼?

“四無”心理的關鍵之一,就出在學習上,調查發現,超30%的學生都存在厭學情緒,在孩子們的視角,他們並不認爲學習是有意義的。詭異的是,之前這種想法大多都出在成績不好的學生身上,近幾年,越是成績好的卻越是厭學。

擁有名牌大學期待的,是這些孩子們的家長,人生固化在進入名牌大學,這並非他們追求的學習意義,追求與現實的的碰撞,很容易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幕後推手,很多家長會下意識的將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做平衡一切的參照物,成績進步了,最近一段時間就好好努力了,不過還有進步空間,成績下滑了,理所當然的認爲孩子偷懶了,不管孩子怎麼做,好似都不能達到父母的期待。

“四無”心理的又一種表達,源自無聊的真實世界。

互聯網成就了一批人,也讓很多人願意將自己的日常瑣碎分享到網絡上,可分享漸漸變質,惡化成了依賴,沒了網絡,世界好似一瞬間成了索然無味。

有個孩子,因爲父母砸了自己最喜歡的遊戲機,選擇自殺,遺言中寫:我賴以生存的動力,在我父母的眼中什麼都不是。

如此事件並非偶然,網絡的高普及,越發讓人沉浸其中,繼而逃避在真實世界中的心理需求,一旦網線被切斷,心中的那根弦也隨之鬆開,“空心病”的典型症狀,正在麻痹一個又一個的孩子。

豐富中的空虛

19歲考上北大的狀元,卻選擇自殺,未遂,他的疑惑,很多人都有。

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濃濃的“無價值感”,明明生命還年輕,枯竭感卻早早到來。

榮成四無心理之一,家長以爲孩子是幸福的,可這高壓的生存環境,鮮少有人會想,孩子是否能夠適應?

物質層面的富足填補不了精神上的空虛,很多孩子都在被推着走,麻木不仁中,供養不足的精神世界讓孩子失衡,除了被動,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四無”心理中的最後一個,落在無能的社交上。

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是永遠存在於社會上的狀況,可偏偏,越來越多的人,退化了社交的能力。

獨生子女、獨居青年,相關存在演化出了孤獨經濟,有條件的年輕人,主動選擇封閉自己的社交圈,當然,也不排除有被迫接受的。

忙於工作的父母,主動爲孩子尋找網絡替代品,一系列的語音機器人橫空出世,漸漸的,對機器人的依賴甚至超過了父母,而從幼時就習慣的生活狀態,也讓孩子長大後,選擇比較“宅”的生活。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心理十分敏感,家長需要重視,也需要改變不恰當的教養模式,給孩子機會從繁重的課業中抽身,去體驗真實的生活,去探索生命的意義,去找尋和培養自己的熱愛。

千絲萬縷的聯繫是人間拴住孩子的羈絆,讓精神世界開出鮮花,需要的不是很多錢,而是很多愛,想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前提是,這個孩子是健康的。

虛無的內心,走不了遠路,結實的腳印,纔是人生的紅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