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擇城“三步曲”

再破紀錄!五一假期裡,湖州市安吉縣一家名叫“深藍計劃”的鄉村咖啡店,單日單店出杯量5120杯。“11臺機器,23個出品師傅,從沒想過這麼火爆。”正如主理人程鑠欽所驚訝的,5000多杯咖啡背後其實鏈接的是走進湖州鄉村的近萬名“打卡者”,絕大多數是青年人。

青年,是城市最大的變量。得青年者,得未來。2023年,10個省政府工作報告、86個地級市政府工作報告、345個區縣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了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青年友好的前提是城市被青年看到、被青年選擇。

“很顯然,鄉村讓湖州在青年中‘出圈。’”5月2日,一場在農場裡舉行的“青年與鄉村”漫談沙龍上,湖州市委書記陳浩與十多位青年交流說,“青年究竟喜歡怎樣的城市”是他作爲城市“首席運營官”一直在思考的重要問題,一座能充分肯定青年價值、發揮青年作用、賦能青年成長的“青創之城”,首先要找到區別於其他地方的“出圈”特色和讓青年“種草”這座城的理由。

怎麼“出圈”?無論是咖啡還是燒烤,都透着濃濃的“青年味”。就像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家說了算一樣,城市有沒有“青年味”也是青年說了算。

去年,有473位平均年齡31歲的數字遊民入住過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的數字遊民公社,平均入住時間47天。37%的數字遊民擁有碩士以上學歷,他們來自上海、浙江、北京、廣東、江蘇、湖北等全國各地,從事着平面、工業、建築設計,自媒體運營,程序開發,電子商務,NGO等工作,只要有電腦和網絡就可以在湖州的鄉村開啓“旅居工作”模式。

不是“逃離”,是“選擇”!一位數字遊民和記者這樣說,現在年輕人選擇城市的邏輯已經跳出上一輩所定義的城市流動邏輯。

新的邏輯是什麼?小紅書攜手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發佈的《“蹲”個城市:年輕人選擇城市新需求洞察報告》顯示,年輕人對城市的需求在發生變化:房價、收入、交通樞紐度等硬件發展指標這種常規考察條件依舊重要。與此同時,年輕人對生活細節的需求,如語言方便溝通、氣候宜人、生活有趣、文化娛樂活力等要求越來越高。通俗來說,就是既要能奮鬥,又要好生活。

去哪兒爲自己找“量身定製”的城市?現在的年輕人選擇主動出擊。他們不再侷限大城市和老家二選一,自己旅遊體驗“親自看”、利用大數據廣納網友親身經歷“比較看”、參考專業標準和親朋好友意見來“分析看”,成了他們自由選擇城市的底氣。

這麼多數字遊民來到湖州,正是因爲他們在網上、在微信羣裡“撈”到了有效信息,得知這裡有全中國第一個服務數字遊民的創意園,8000平方米的空間裡設置了共享辦公區和宿舍區,配套了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各種功能。

“我們打造‘青’愛的湖州品牌,正是迎合這種新趨勢去吸引青年走進湖州、瞭解湖州、紮根湖州的總載體。”在共青團湖州市委員會書記湯佩佩看來,城市吸引青年人有三個階段,“來城前”的瞭解城市階段,“來城中”的發展匹配階段和“來城後”的溫暖有趣階段。

“來城前”——沉浸體驗。湖州正在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體驗官”活動,邀請湖州周邊城市的大學生假期來到遍佈城鄉的咖啡店、民宿、露營基地等網紅打卡地當“體驗官”,沉浸式、場景化感受“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

“求新和打卡是當下大學生的主流心理特徵,他們喜歡前往各種沉浸式人文場景、社交場景和消費場景體驗打卡,不少城市正是抓住了青年的這種‘軟需求’,於是在‘流量比拼’中迅速出圈。”在浙江大學博士生王俊看來,湖州更像是細水長流,在常態化沉浸式體驗中把“流量”變“留量”。

“來城中”——發展匹配。通過微信羣、QQ羣,4000多名在外求學的湖州籍大學生有了固定了解家鄉發展的信息源,200多名“校園夥伴”成了湖州的引才大使;覆蓋全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千人實習計劃、選調生選聘生兩個“週轉池”等解決了大學生與崗位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其中,面向全球的非公企業團組織負責人招聘就超出預期的火爆,德清試點後已全市推行。

“來城後”——溫暖有趣。實習補貼、應聘補貼、就業補貼、購房補貼、租房(生活)補貼、安家補貼、創業補貼都是真金白銀;飛盤社、咖啡社、瓷藝社、手作社、光影社、閱讀社、書畫社、羽毛球社、籃球社、網球社,社羣化、社團化讓生活有趣;小型聯誼交友活動、“小樹洞”傾訴平臺關注精神世界。

每一個階段的不同載體都有共同點:選擇青年需要的內容,說青年聽得懂的話,用青年習慣的方式。

“一是要有預期,二是要有很強的體驗感,三是要有驚豔的爆點,四是要能在體驗後通過年輕人習慣使用的平臺再擴散、展示城市的有趣和豐滿。”在《小康》雜誌社副社長賴惠能看來,城市吸引年輕人“種草”的宣傳方式已經在發生根本改變,成爲能讀懂青年人的城市,湖州的目標或已從改變城市自薦話語體系和方式中起勢。

人們常用城市規模和GDP丈量城市發展程度,青年選擇城市最先考量的也是工作機會和含金量。城市要讀懂青年,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把經濟做大、產業搞強、幹事創業環境搞優。在這樣的大規律下,每個城市又必須把自己放到全國的座標中去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去年11月的浙江大學城市推介會和今年年初六的湖州籍大學生新春懇談會上,陳浩在介紹好區位、低房價、有前景的湖州時,用從“洋家樂”到數字遊民公社、從“西塞山前白鷺飛”到“西塞山前博士飛”、從莫干山會議到地理信息大會的三個故事串聯始終。故事的背後其實是一城一鄉,可供青年奮力奔跑,又具有湖州辨識度的一條條賽道。

先看“鄉村賽道”。“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青年的殷切期盼。青年在鄉村被需要,青年價值在鄉村被體現,更是湖州的鮮明特色和優勢。

作爲“兩山”理念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農場、露營、咖啡、茶飲、鄉村美學、親子、萌寵、音樂、戶外體育、直播電商等新業態都能在湖州找到發展空間,青年在鄉村大有可爲。

綠城未來社區運營公司副總經理丁文文是一位80後,現在也是“餘村全球合作人計劃”項目的負責人。這個計劃去年7月發佈以來,已經吸引了600多位青年來鄉村交流、共創、共建,來自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的20多個合夥人項目入駐餘村。“合夥人招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招商,其實是找到有着城市資源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在鄉村進行模式探索。”丁文文說,“青年人‘半城半鄉’的新型生活方式是湖州鄉村得以吸引年輕人的關鍵因素。”

正在把戶外運動與鄉村做嫁接的餘村合夥人張贇來自上海,他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鄉村完整了我的人生,而且還能算得清降本增效的經濟賬。”

“蟹三代”盧瀛峰、靈糧農場的經理人鄒鷹翔都把農業做得有聲有色。用奶奶的名字做品牌,傳承父親的事業,盧瀛峰把養蟹這件事“玩”出了新花樣,一年一度的“楊桂珍吃蟹節——萬蟹宴”已成爲螃蟹界每年最轟動的節慶,品牌效應輻射了周邊6000多畝螃蟹養殖基地,帶動周邊600多戶農戶,畝均產值增收超5000元。

90後鄒鷹翔哈工大畢業後,來到湖州成了紮根農場的“一粒種子”。她形容農場是自己的另一個孩子,在這裡她爲千千萬萬的家庭提供了親近自然的貼心親子服務。兩年時間裡,農場就成了網紅農場、在抖音的湖州農場搜索熱度中排前2名。

“頭雁”中也少不了青年。85後的村書記鮑鑫曾經在上海做企業高管。兩年前,安吉縣孝豐鎮夏陽村班子換屆,回鄉後的他帶着平均年紀30.8歲的新班子開始了他們的“新村運動”。定位小衆精緻露營,夏陽村的“小杭坑宿營地”在一年時間裡熱度增長就超過500%,成爲全國熱度最高的營地之一,成功吸引小紅書總部、攜程戶外、光源小衫、airpark等入駐。2022年,夏陽村集體收入已經飆升至300萬元。

“鄉村更能凸顯湖州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優勢。”浙江省社科院院長何顯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說,湖州處於長三角樞紐位置,上海、杭州這樣的增長極會對其產生“極化效應”,也就是對包括人口在內的發展資源、生產要素的集聚,這是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客觀規律;但是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又會產生“涓滴效應”,增長極的資金、人員、科學技術會“涓滴”到周邊城市,從成本收益的角度去尋找性價比更高的空間,“如何發揮‘涓滴效應’考驗政府如何有爲引導,便利的交通、高能級的鄉村一定是湖州的重要‘王牌’。”

對於湖州來說,揚鄉村賽道之長,同時也要補城市賽道之短。

長三角一體化正爲湖州帶來巨大發展潛能,已有的54家上市公司、4065家規上企業,可以讓青年“打工”有得選;精選的新能源汽車、物流裝備、半導體及光電、工程機械、合金特材、生物醫藥、地理信息、數控機牀等八大新興產業鏈,讓走在趨勢之前的青年“創業”有方向。

2020年,孵化於美國硅谷的清越科技入圍“南太湖精英計劃”,落戶湖州長興,並作爲首家科技型企業入駐青創空間。“場地、服務都很好。”清越科技創始人陳志華介紹說,他們享受到了創業補貼、貸款優惠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此外他還被邀請加入縣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聯合會等,“這些平臺幫助我認識了行業內前輩,打破了創業初期信息壁壘。”

今年一季度,通過舉辦“留在浙裡 才聚湖州”中國·湖州全球留學人才創業大賽,又有覆蓋湖州八大新興產業鏈的54個項目達成落地意向,9個項目最終入選“南太湖精英計劃”。

打造“新青年城市”的湖州市吳興區也堅信,產業的規模和質量決定了留人的數量和檔次。當地童裝紡織、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時尚美妝產業蓬勃向上的同時,圍繞音樂、時尚、運動、文化、創新等新青年元素的五大主題,“中國好聲音”原創音樂基地、奧青中心、礦坑運動樂園等一批重量級、時尚潮玩項目相繼落戶吳興,爲青年提供了主戰場。

“有的城市把更多精力放在‘搶人’上。從長遠的角度看,關鍵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育人、用人、提高人口發展質量上。”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青年發展既需要“硬”的保障,也需要“軟”的支持。比如上海新增79個普惠性托育點、57個口袋公園;南通建立隨遷子女“4個100%”普惠性教育保障機制;杭州爲大學畢業生每年發放租房補貼1萬元,已連續發放3年。

2022年的浙江青年發展綜合指數顯示,湖州綜合得分爲“優秀”,青年發展環境、青年生活品質、青年人文素養、青年職業發展、青年權益保障、青年社會參與、青年人口態勢這7個一級指標均爲優秀,其中“新引進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佔當地青年流入人口總數的比重”爲42.35%,明顯高於浙江全省平均值26.17%。

不大不小,幸福正好,這也是湖州青年發展綜合指數爲何能如此靠前的原因。浙江省青年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宜旦分析說,湖州的青年發展指數之所以能超越了GDP總量更大、青年人口數量更多的寧波和溫州,主要原因是均衡。對於青年來說,較低的房價、便利的通勤交通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精神內耗。

“應屆畢業生及畢業一年內未就業的求職人員,在吳興可以享受爲期6晚的免費酒店住宿。”湖州市吳興區委書記趙如浪在“中國縣域治理大講堂”上介紹了當地貼心暖心的新服務。

爲了讓青年可以更好地在鄉村施展抱負,安吉率全國之先開始了鄉村能級提升工作:鄉村新基建、老基建、產業運營、公共服務、融合治理方方面面都要跟得上時代需求。“晚上營業到幾點?搞什麼活動?”“青年社區配套怎麼樣?餐飲品牌有哪些?”湖州“四季看變化”走進安吉時,市委書記反覆在問的也都涉及青年日常生活。

在南潯區和孚鎮新荻村的庭院咖啡屋裡,來自機關單位、教育、衛生、金融、企業等各個領域的20多位青年,在天幕下、在圍爐煮茶間認識了彼此。飛盤歡樂局、莫干山定向徒步、劇本殺……相親交友從面對面的尬聊中走了出來。

左手事業、右手生活,怎麼了解青年瑣碎生活的真實需求?政府怎麼靶向出招解決急難愁盼?湖州的“青春合夥人”、“青訴”心連心矩陣、“青年觀察員”、“人才懇談會”都是有效創新。

“青春合夥人”,通過給青年賦能、給政策,激發他們帶動、幫助更多青年解決實際困難的互助熱情;“青訴”心連心矩陣,集中收集青年遇到的各類問題,作爲各級團組織掌握青年情況的“天線”和“耳朵”;從全市青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遴選並聘任的100名“青年發展觀察員”,收集青年在發展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和堵點,並反饋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解決。

聚焦人才創新創業痛點難點,湖州市委組織部每週三晚上,不安排主持人、不固定話題、不準備發言材料,開展人才懇談會。去年下半年創設這一載體以來,解決人才創新創業、生活服務等問題659個,滿意率99.3%。今年,湖州又以法定形式將每年的5月20日設爲“湖州人才日”,寓意“湖州愛你”。

“愛”要大聲說出來,不僅僅針對青年人才這些聚光燈下的人羣,不容易被“燈光”照到的那些青年人更需要被愛守護。

2022年浙江省青年發展指數的數據顯示,湖州的“殘疾適齡青年入學與就業率”全省最高。全市2.7萬名勞動年齡段內殘疾人中,已有1.88萬人實現就業,就業率達到69.8%,殘疾青年佔了絕大多數。這個數據已經高於“十四五”時期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目標值9.8個百分點。

今年4月,湖州還創設了“殘疾人就業輔導員”制度,有120位殘疾人就業輔導員上崗,他們不僅具備職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心理諮詢等專業知識,而且都擁有2年以上相關職業工作經歷,幫助包括殘疾青年在內的勞動年齡段內殘疾人精準匹配崗位。

城市的細膩和溫暖不僅停留在物質層面,還在精神補給。2251885,這是湖州在2020年11月11日開通的“南太湖心航”熱線號碼,諧音“愛愛我要幫幫我”,由湖州市衛健、教育、公安、社會心理組織等各行各業的心理工作者共同參與的志願者團隊,24小時不間斷守護值守。傾聽、共情、治癒、幫助、安慰的感性工作中,有着“防範—發現—干預—幫扶—診療—回訪”的工作閉環,在三年不到的時間裡,接聽了近兩萬次熱線,挽救了20多個鮮活生命,對數百名青少年實行了一對一心理幫扶。

“換位青年視角、尊重成長規律、照顧真實需求。”在“知乎”平臺上關於“青年友好型城市”長什麼樣的話題討論下,一位網友這樣描述說,真能做到這樣,會發出“哇,這就是我想找的城市”感嘆的年輕人就會多起來。

南風窗長三角研究院 出品

作者 | 周 宇

編輯 | 鄒迪陽

統籌 | 查一鳴

排版 | 靜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