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產業高息股真能分散風險?一文解析真相

電子業、金融業報酬風險比最高

隨着高股息商品創新,投資選擇日趨多樣,根據近十年曆史回測數據,臺股市值前250大上市櫃公司高息股中,電子業的年化報酬率最高,達14.69%;全產業次之,爲13.16%;金融業排名第三,表現穩定;非金電(傳產)表現最差,拖累全產業整體績效。

年化波動度方面,全產業年化波動度高達22.11%,主要因其組合涵蓋波動較低的金融業,同時也包含波動較大、變化快速或屬夕陽產業的非金電業(傳產業),拉高整體波動水準。

從更具客觀性的長期績效評估指標—報酬風險比來看,依然是電子業表現最佳,達0.86;金融業以0.77居次,符合市場對其穩健配息的期待;非金電業則表現最差,僅爲0.40,顯示其長期投資價值較低。

近十年不同產業高息股投資組合績效分析

數據回測期間:2015/05/31-2025/01/10,yesmedia整理資料。

注:因臺股除權息旺季爲6月~8月,設定每年5月份按上述條件形成當年度的投資組合,藉此觀察不同產業的高股息股票長期績效表現,各股票報酬計算均採還原息後報酬。

綜合數據分析,電子與金融類高股息股票是長期投資的優先選擇,而非金電(傳產類)應謹慎避開,這反映出臺灣經濟結構的長期發展趨勢。根據2023年勞動部薪資調查,主管年薪最高的三大產業分別爲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融及保險業,以及電腦相關製造業,均超過200萬元;相較之下,傳統制造業及服務業僅約100多萬元,明顯落後。薪資水平反映產業的獲利能力,因此,聚焦電子與金融類股,避開低成長性的傳產業,是提升長期投資報酬的關鍵策略。

全產業ETF的迷思:分散風險還是拖累績效?

由於回測數據的各產業投資組合與熱門高股息ETF的持股結構,高度重疊。例如全產業投組中,50檔股票有39檔與0056、00878、00919、00713、00940等全產業ETF一致;電子類投資組合也呈現類似趨勢,23檔股票與聚焦科技高股息的00929相符。顯示回測數據具高度參考價值,爲投資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整體而言,雖然全產業ETF表面上看似分散風險,但實際上因配置了非金電類股,長期表現不如預期。以臺塑和中鋼爲例,這些傳產公司曾是存股族的愛股,但隨着創新力與競爭力下降,其價差損失遠超過配息收益。因此,全產業ETF雖然具有分散性,但若包含績效疲弱的產業,實際上並未有效降低投資風險,反而可能削弱整體報酬表現。

反觀臺灣電子產業,憑藉持續創新與全球競爭力,不僅提供穩定的高股息回報,更具長期成長潛力。與其追求短期高息,投資人應專注於具備成長性的產業,才能實現穩健且長期的價值增長。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