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延遲三週開市 將嚴查碳數據造假
文 | 徐沛宇
編輯 | 馬克
推遲三週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全國碳市場)將於7月16日開市。
多位業內人士對《財經》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本週五上午,全國碳市場將在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行開市啓動儀式,隨後開始第一批交易。
業內預計,全國碳市場初期交易價格約爲30元—50元/噸,略高於試點地區的平均水平。由於全國碳市場第一年的供需較爲均衡,預計初期市場交易量不會很高。
全國碳市場的詳細交易細則預計將於開市後發佈。運營全國碳市場交易系統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於6月22日發佈了《關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披露了全國碳市場的部分交易規則,但詳細的交易細則尚未發佈。
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配額管理的是發電行業,總計2225家發電企業和自備電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爲40億噸/年。這些企業將成爲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的主體,其他機構和個人暫不能參與全國碳市場。
全國碳市場曾定於6月25日開市,但臨近開市之前被主管部門叫停,具體原因不明。《財經》記者綜合各方信息看,叫停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行政流程尚未完成,二是相關政策法規仍需完善,三是碳市場相關數據的核查暴露出問題。
如今,第一個問題已得到解決。7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7月擇時啓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7月8日,生態環境部宣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完成啓動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將於7月擇時啓動上線交易。
第二個問題——相關法規的完善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但近期明顯加快了建設的步伐。據《財經》記者瞭解,生態環境部和司法部等部委近期開展了相關調研,徵求各方對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頂層設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下稱暫行條例)的修改意見。
暫行條例是全國碳市場的基本綱領。生態環境部於2021年3月30日發佈了“關於公開徵求暫行條例的意見通知”。暫行條例已列入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預計今年內將完成制定該條例。
第三個問題則是全國碳市場開市之後重點需要解決的。7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通報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虛報碳排放報告案”。這是全國首例公開披露的碳排放報告造假案件。業內人士認爲,該案引起了監管層對碳排放數據準確性的關注,監管部門將加強對碳排放相關數據的核查。
碳市場的框架體系可分爲三項:碳排放配額分配、清繳;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碳排放數據的測量、報告與覈查( Monitoring,Reporting,Verfication,下稱MRV) 。在全國碳市場開市之後,前兩項內容可謂完成了基本建設,第三項內容的建設和完善則成爲重點。
碳市場是一個建立在碳排放數據基礎上的虛擬市場,嚴格的MRV機制才能保障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與完整性。因此,MRV機制可謂碳市場有效運行的基石。
碳排放量的測量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基於覈算,二是基於連續監測。中國目前僅採用基於覈算的方法採集監測排放量。而連續監測的方法可避免覈算過程人爲因素干擾造成的數據失真。近期生態環境部已選擇個別火電機組試點連續監測法。未來可能將以連續監測的方法,驗證覈算數據。
覈算方法方面,中國在2013年—2015年發佈過多個行業的碳排放覈算指南,各區域試點碳市場的MRV差異較大,監管機制以及違約處罰等存在差異。目前,各地的核查機構和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全國碳市場開市之後預計將會完善更新覈算指南。
但多位業內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除了技術規範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要加強監管的力度,建立更嚴格的懲罰機制。目前對碳排放相關數據的造假行爲懲罰太輕,不足以威懾造假行爲。
在上述內蒙古鄂爾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虛報碳排放報告案中,該公司將2019年排放報告的部分編號、樣品標識號、送檢日期、驗訖日期和報告日期等內容進行了篡改,並刪除了防僞二維碼。而對該司的查處結果僅爲責令限期改正違法行爲。
正在徵求意見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在MRV方面做出了更嚴格的監管,增加了追責情形、加大了處罰力度。例如,對違法操縱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最高可在沒收違法所得的同時,並處一千萬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