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遊蕩犬18萬隻 擬每年移除8成

農委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全臺遊蕩犬總數已達18萬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委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全臺遊蕩犬隻已達18萬隻,不僅比臺灣一年13萬新生兒還多,也比109年的15萬5869只又多出2萬多隻。遊蕩犬隻造成環境髒亂,農作物侵害損失,甚至野生動物死亡、收容中心爆滿等問題,農委會說,已盤點出全臺9個遊蕩犬隻熱區,預計每年移除率要達八成,熱區主要落在臺中、苗栗、南投三縣市。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邀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專案報告動物保護法修法內容。立委邱志偉表示,根據110至111年度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哺乳類族羣與流浪犬現況調查,壽山地區山羌較10年前減少逾九成,元兇竟是遊蕩犬隻,以致山羌出現區域性滅絕。

邱志偉說,108年科學報告期刊長達六年的研究證實,遊蕩犬貓對原生哺乳類動物造成影響,包括水鹿、山豬、山羌、穿山甲、白鼻心、鼬獾、臺灣獼猴、臺灣野兔,遊蕩犬隻干擾越多,原生種越不豐富,因原生物種會避開遊蕩犬隻;特生中心統計,107年後,每兩隻救傷的穿山甲,就有一隻是受遊蕩犬隻攻擊。

邱志偉說,零撲殺政策已執行6年,但必須要有配套措施,遊蕩犬隻已到18萬隻,但全國公立收容所的量能最大,犬隻收容不到1萬、貓不到1700只,佔所有遊蕩犬隻僅3%,其他都沒辦法入公立收容,應與縣市合作提升收容目標。

陳吉仲說,會盤點出遊蕩犬熱區,要求不得餵養,違反相關規定,會用環保署廢棄物清理法開罰,同時會進行移除絕育,提供經費與人力,與民間團體合作執行。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說,目前全臺盤點出9個遊蕩犬隻熱區,預計每年設立移除率達8成,纔有辦法控制人犬衝突。農委會說,這些熱區主要是石虎、穿山甲等原生野生動物出沒處,包括臺中、苗栗、南投三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