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斯卡羅》縫合抑或是撕裂臺灣歷史?讓鑲金的子彈飛一會兒!
吳朋奉(右)在「斯卡羅」中飾演澎湖船老大,與吳慷仁飾演的社寮頭人「水仔」有精彩對手戲。圖/公視提供
臺劇《斯卡羅》翻拍自小說《傀儡花》,故事從發生船難、擱淺在恆春的美國人被臺灣原住民出草引發「羅妹號事件」開始說起。在真實歷史中,這場風波驚動了美國派官與派兵來臺調查,電視劇便由此似遠還近地將觀衆拉入了西元1867年的南臺灣時空。有趣的是,全劇雖是正港MIT,其獨特的戲劇形式與特出人文風景卻讓臺灣觀衆好像是在看一出外國影集那樣的感到陌生和新鮮。
臺劇「斯卡羅」重現154年前臺灣歷史。圖/公視提供
不容置疑的是《斯卡羅》劇組不畏艱辛在大自然裡拍戲、餐餐配泥土或配風沙的苦勞,成就出了飽攬豐富臺灣美景的影像紀錄。另,衆角色在戲裡多聲道的互動證明了臺灣演員的優秀與彈性。小說原著作者陳耀昌醫師在專業領域上作爲血液專家、於家族家族血統上混有西拉雅族與荷蘭的背景,讓他自然而然地將《斯卡羅》寫成了一部見證臺灣文化與人種混血現場的時代劇。
吳慷仁激瘦曬黑演出「斯卡羅」,印象最深刻的心情是「孤獨」。圖/公視提供
黃健瑋(左)、吳慷仁在「斯卡羅」劇中一胖一瘦強烈對比。圖/公視提供
作爲明星演員兼演技在線的吳慷仁,他的表演自然成爲觀衆首先要觀察的焦點。除了本尊實爲外省人卻把「土生仔」氣質演繹到位、身體上的精瘦和黝黑都是肉眼可見的敬業之外,「阿水」一角操持閩客與原住民語三聲道之餘還時時刻刻散發着見縫就鑽的野蠻生長氣息,在羣戲中既突出卻又不違和,刷出卑微人的強大存在感,影帝級演出莫過於如此。
吳慷仁在「斯卡羅」中演出「水仔」。圖/公視提供
相較於吳慷仁的狂放,溫貞菱的拘謹則令人介意不已。通篇看似無害、揮之即來呼之即去的唯唯諾諾,是專屬於蝶妹的生存哲學保護色,一開始就與原着《傀儡花》中的活潑蝶妹相行漸遠。然而就是這般講什麼話都持保留態度的謎悶樣貌,醞釀到大戰前夕的女主角炸鍋戲碼反而可期。
溫貞菱苦學四種語言出演公視大戲「斯卡羅」。圖/公視提供
《斯卡羅》開播首周就祭出全員出動、總介全部角色以擘劃出全劇形貌,何況此劇還翻轉了臺灣人慣看歷史地理的視角(從地圖上與史觀上都是),觀衆或恐需要沈澱乃至二刷才能進入狀況。後大航海時代的臺灣,外面大風大浪吞噬滅頂式的洶涌與臺灣人無關,裡面原住民、移民、流民、清官與美軍等多線聯繫網的人性陷阱暗渦纔是致命的關鍵。多族羣間,在154年前屏東琅𤩝地區的劍拔弩張情勢中,不戰而意欲屈人之兵的各種深沉心機拍得是觀影立見。
查馬克・法拉屋樂(左)在公視「斯卡羅」飾演琅𤩝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世界各國老早就懂得在科技、武器,甚至奧運賽事等領域上競求表現,影視聽作品就是下一個兵家必爭戰區。在韓劇與KPOP風行世界、《寄生上流》成爲史上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得主的亞洲作品後,曾在這些文化領域中都當過龍頭的臺灣要再起奮進猶未晚。曹瑞原導演更說若能得到更多資源投注,那麼臺灣影視產業絕對是以後的臺積電。如今《斯卡羅》用鑲金的子彈開了第一槍,貴嗎?轉頭看看美國鑲鑽的《冰與火之歌》和韓國《屍戰朝鮮》,顯然臺灣未來的空間還很大。
已故三金影帝吳朋奉在「斯卡羅」中客串演出澎湖船老大。圖/公視提供
蕭淑慎客串演出斯卡羅,化身洋藥局老闆娘。圖/公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