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踏進臺北街頭 2016臺北國際攝影節正式開跑
▲2016臺北國際攝影節策展人、輔大藝術學院院長康臺生。(圖/記者林世文攝)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國內最大攝影嘉年華會「2016臺北國際攝影節」12日正式開跑,今年攝影展取代過往濃厚的商業氣息,由八位藝術家獨立策劃八個主題,邀請該主題內最具特色的的藝術家,分別在4個展區、12家藝廊參展,展場由點延伸成線,讓攝影進入臺北市民的生活中,不再只是攝影人獨享的藝術。
臺北攝影節始於1990年,舉辦十屆後就停辦,直到2012、2013年才恢復辦理,2014年又中斷,原因多是資源不足,經費籌措困難。今年展覽取名爲痕跡x書寫,意味着「攝影」記錄了每個事件,成爲歷史痕跡,同時也反映出每位攝影家當下的想法。
本報記者特別於開幕前專訪「2016臺北國際攝影節」總策展人、前輔大藝術學院院長康臺生,他坦言,政府補助有限,民間社團在經費籌措上要花費很大心力,大多還是要由企業募款才能順利達成目標,而2016臺北攝影節耗將近2年時間籌備,這股熱情尚需公部門與企業界大力支持。
2016臺北國際攝影節策劃八個主題分別爲法國攝影家聯展、 「無界」大陸攝影家聯展、「勾魂攝魄」主題展、 企業家的照相本、 沙龍名家選粹-「新沙龍」主題展、學院名師選粹-「師輩秀」主題展、攝影新銳獎、小小攝影家、臺北攝影藝術地圖。
康臺生表示,過去攝影展多有特定主題和濃厚的商業氣息,但今年臺北國際攝影展除了着重成人美感外,也納入年輕元素,像攝影新銳獎就是爲了培養更多臺灣攝影新血,給年輕人有更多空間和舞臺發揮。此外,這次也特別設計小小攝影家單元,展出的都是國小學生的作品,有人自拍鼻孔照,也有人拍下藍天中噴射機掠過的痕跡,作品取爲「幻影」,小學生異想天開的程度遠非大人所及,康臺生說,小孩的視野和成年人就是不一樣,「我們希望藝術教育可以從小就開始培養。」
▲康臺生認爲,藝術教育應從小札根,因此今年臺北國際攝影節設計小小攝影家單元,鼓勵國小學生投件。
今年臺北國際攝影展共有200多位藝術家參展,其中不乏對岸攝影作品。康臺生分析,大陸藝術家的個人特色相當強烈,色彩也很鮮明,選材上偏好和社會連結較強的題材,臺灣年輕人則比較有活力,也很熱衷於攝影,不過在國際交流頻繁的影響下,幾乎沒有什麼特殊的媒材或是攝影技巧,大家會的東西都差不多,如果要走出自己的路,需要有更多和在地文化、政治的連結,以及個人的獨特思想。
今年攝影節的另一項創新就是將善於理論基礎的「學院派」和講究攝影技巧的「沙龍派」作品一同展覽,康臺生表示,學院派多爲大學教授,習於將個人情感、想法投射在作品當中,賦予角色一個故事,沙龍派則偏重視覺效果,善於紀錄,觀賞兩派作品頗有互相較勁的意味,也歡迎大衆一同欣賞不同的攝影之美。
「2016臺北攝影節」相關活動資訊如下: 一、中正藝廊(11月12-23日)1. 法國攝影家聯展(策展人:張仲良)2. 「無界」大陸攝影家聯展(策展人:王川)3. 「勾魂攝魄」主題展(策展人:黃文勇)4. 企業家的照相本(策展人:蕭國坤)
二、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1月5-23日)1. 沙龍名家選粹-「新沙龍」主題展(策展人:簡榮泰)2. 學院名師選粹-「師輩秀」主題展(策展人:章光和)
三、臺北科大藝文中心(11月12-23日)1. 攝影新銳獎(策展人:鄧博仁)
四、爵士藝廊(10月29日-11月17日)1. 小小攝影家(臺北地區小學生徵件)(策展人:蔡文祥)
五、臺北攝影藝術地圖(策展人:鍾永和)亞億藝廊、風格藝術、誠空間、恆昶藝廊、1839當代藝廊、文化推广部視覺藝術中心、克隆藝術、綠境藝廊、田園城市藝文空間、時空藝術會場、Richman Cafe 藝術空間、飛頁書餐廳等共12家藝術空間,同時期規劃攝影展,建構完整攝影藝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