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無懼高科技“冷戰” 中國有信心領跑全球
本報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道
“前三輪工業革命都是解放我們的四肢和五官,汽車讓我們的腿跑得更快,起重機讓我們手變得更有力量,我們的手機、電話、電視機都是解放了我們的眼睛、耳朵。而這一輪工業革命是解放了我們的大腦。”6月12日,由《中國經營報》《商學院》、中經傳媒智庫主辦的“中國商業20年躍遷與創變引領新商業文明”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談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特點,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如是發言。
2023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關於科技投資的行政令,在包括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在內的所謂敏感高科技領域,限制美國對中國投資與交易。
“這再次加重了美國近年來對中國高科技打壓和封鎖的‘冷戰’色彩。美國不惜對中國高科技‘脫鉤’的政策,折射的是21世紀第3個10年全球科技競爭的白熱化水平。”王文如是說。
王文稱,“美國朝野的危機感是陡然增加的,現在美國對中國科技的發展,包括軟實力崛起的自信心,已經到了崩盤前的前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的確確也能看到,中國科技的進步是實實在在的”。
他認爲,對中國來講,不必去懼怕高科技的“冷戰”,我們有自信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的這個趨勢。這場高科技的新冷戰短期內肯定會造成我們各項事業的壓力。但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講,會打破我們的幻想,更多地從科技自主,民族自主的角度去來看待我們的未來。
解放“大腦”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在王文看來,這一次全球科技競爭直接決定了新一波企業紅利的歸屬,新一批技術天才的問世,新一片區域發展的成敗和新一輪大國競爭的輸贏,甚至是新一場文明演進的方向。
第四次科技革命同前三次革命有何不同?
對此,王文觀察到,第四次科技革命,即新質生產力,前三次科技革命是機械化革命、電力化革命和計算機革命。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所有的經濟體都把科技創新能力視爲維護本國安全的基礎能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科技決定國家安全,這是一個發展邏輯。
“目前的人工智能仍然還是弱人工智能,還沒有達到強人工智能和第四輪科技革命的爆發階段。從2015年前後興起的人工智能的第四輪產業革命到現在只能說是一個萌芽階段,我們面臨的人類和文明轉型的力量,正如同達沃斯論壇的創始人施瓦布講的,我們正在經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可能會掀起整個人類文明的變遷。我認爲這一輪的工業革命更加立體化、多元化和飛躍化。”王文指出。
王文指出,(第四次科技革命)基本的業態大概由四類技術來構成:第一類技術是拓展人類生存空間爲目標的太空和海洋技術。第二類技術是零碳、清潔爲目的的全球能源技術。第三類就是腦機接口、基因編輯,還有合成醫學生物爲代表的生命科學技術。第四類就是數字化、新材料、機器替代爲代表的製造裝備類技術。當然,最重要的我們接觸更多的就是量子信息、高端芯片、元宇宙、人工智能爲代表的信息技術。所以,這四類技術支撐了這次第四輪產業革命的基本科技變遷的邏輯。
未來十年是重要的節點
王文關注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過去的十年,經濟增長乏力,但是科技研發投入一直穩定在經濟增長的1.5倍,而且我們不斷地去測算經濟體的創新進程,大部分經濟體創新的表現都比我們預想中的要活躍。
“比如說,全球頂級企業它的研發、支出、增長,遠遠已經超過了2020年以前,我們全球發表科技論文首次突破了200萬篇,風險投資的交易都在激增,另外專利合作的條約裡面講的PCT(專利合作條約)的申請量也一年比一年強,甚至中國的PCT的申請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王文舉例說明。
很多美國戰略學者提到,如果讓中國領銜第四次科技革命,無異於意味着整個西方文明過去500年的大衰落。那麼,西方文明能不能、會不會衰落?王文認爲,未來十年在此一舉。
未來十年對於投資的佈局和技術創新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全球科技競爭中,每一個國家都將它視爲本國安全維護的基礎的能力。
過去的幾年,2021年6月份美國推出了《創新和競爭法案》,2022年8月份推出了《芯片科學法案》,2023年5月份推出了《人工智能研發戰略》,都在推出相關的所謂“小院高牆”的策略。
面對西方國家的“小院高牆”,中國如何應對“高科技新冷戰”?
對此,王文提出四點建議,第一,要破局。“我們還有49項高科技的技術仍然被卡脖子。我們的芯片差不多80%多仍然靠進口。所以,我們需要特事特辦地從全球範圍內引進更多各類的高科技人才。”王文進一步表示,在大國博弈領域和經濟發展領域,要讓企業家們重視企業的主體地位,要尋找到突破口。
第二,重構新局。建立“產—學—民—研”的協同創新聯動的格局體系,要全面地釋放人才、資本、信息等要素流動的潛能。
第三,引領變局。我們自己要成爲引領者,可以依託“一帶一路”多邊合作倡議和相關平臺,或成立離岸創新中心。
第四,復興全局。加快完善數字經濟、數字生活和數字國家治理方式,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之路的數字構建。
王文表示,面對全球高科技的冷戰前景,中國不必氣餒,應該把握好新的歷史機遇期,發展過硬的技術、志氣、精神和實力,最終服務於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編輯:夏欣 審覈:何莎莎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