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當道 臺大醫院這款APP可預測巴金森氏症

臺大健康管理中心日前舉辦20週年研討會,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中)等人出席。圖/臺大醫院提供

超過半數民衆處於亞健康狀態,慢性病預防更受重視。臺大健康管理中心日前舉辦20週年研討會,主題關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臺大院方表示,隨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健康檢查已從疾病篩檢轉向疾病風險預測、精準健康、功能性檢查等方向,要利用科技將慢病防治提前至疾病「易感受期」。

臺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備受關注。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近年推出針對高齡族羣器官老化的功能性評估檢查,其中腦血管、認知功能檢查是一大重點。巴金森氏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早期診斷治療對其預後至關重要。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林靜嫺研發一項用於偵測巴金森氏症的數位化整合平臺,已獲臨牀試驗證實能有效早期診斷出巴金森氏症,未來民衆透過手機APP,系統即可藉說話語音與步伐等生物特徵,辨識使用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

另外,隨着功能性檢查技術的發展,功能性檢查也成爲健康檢查的重要趨勢。傳統的健康檢查,主要以結構性檢查如X光、CT、MRI爲主。臺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主治醫師曾屏輝指出,功能性檢查可以幫助醫師更全面地評估個人健康狀況。以睡眠爲例,研究證據指出睡得好睡得飽減少 39% 死亡風險。除了透過現行的睡眠頻譜結果分析睡眠品質狀態,可再搭配上呼吸道3D超音波檢查之結構性檢查,評估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全面評估睡眠健康狀態。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臺大醫院健檢服務在前院長李源德任內進行改制,建立全新檢查服務流程,讓健康檢查不再只是疾病篩檢,而是朝向健康管理方向發展,「健康管理邁向新的時代,人工智慧與醫療大數據結合,爲醫療帶來新發展。」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則說,超過半數民衆處於亞健康狀態,慢性病防治應提前至疾病易感受期。數位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已進步到「智慧環境建置」,能將生活習慣、行爲介入等預防醫學措施遊戲化,爲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帶來全新變革。

他表示,臺灣健保資料庫僅保留醫療數據紀錄,系以醫療費用申報爲目的設計,想藉健保資料庫大數據進行亞健康族羣慢性病預防研究有其先天侷限,需仰賴醫院端的初級醫療大數據。此外,民衆生活作息等數據資料,也是未來應積極運運的醫療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