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的服務員四年換一次,爲何沒有北京人?主要有兩點原因

人民大會堂的服務人員代表着國家的形象,因此會嚴格挑選。除了一些外貌要求外,令人想不通的是,爲何不要北京人?

1958年,“籌建可容納萬人的禮堂”項目正式上馬。同年8月,中央下達指示,要求在次年國慶節時投入使用。

同年10月28日,萬人大會堂終於破土動工了。爲趕在10週年大慶前完工,大會堂是“邊設計、邊供料、邊施工”。

當時的青年突擊隊隊長,後來成爲北京市副市長的張百發,對隊員們的那種熱火朝天的幹勁,記憶深刻。

張百發的青年突擊隊,從12個人擴充到了200多個人。他們在工地上10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當年,有句很響亮的口號:“歇人不歇馬,睡覺不脫衣。”

1959年9月,人民大會堂全面建成,周總理請參與建設的各界代表吃飯,還安排了一場梅蘭芳的演出。

張百發多年後仍然記得第一次到大會堂的感受,他說:“非常震撼,從來沒見過那麼漂亮的房子。”

話說,早在1958年末,周總理就下達了指示,成立“人大會堂管理處”,並從全國各地調來各種服務人員,包括廚師、技工、服務員等。

服務員剛見到周總理時,既激動又緊張,總理看得出,有時說幾句風趣話,讓氣氛變得親切自然。

周總理看到一個男青年,做事很束手束腳,他幽默地講:“你當服務員,我的總理,咱們都是好兄弟,以後我當你大哥,你當我小兄弟,好不好?”服務員趕緊說:“不好,不好,對您太不尊重了。”

周總理說:“你的思想太久,服務員是爲人民服務,總理也一樣,我們都是人民的服務員!”

服務員大多是十七八歲的青年,初來乍到,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服務規範”,更不懂外事服務工作的禮儀標準。

周總理就親自指導大家,碰到問題後,馬上予以糾正。當年,我國的國宴不僅場面大,菜的道數也多,難免會造成不小的浪費。

周總理建議有關部門研究一下國宴改革,菜要少而精,還要不失禮儀。後來的“四菜一湯”國宴,就是當年周總理親自確定下來的。

那些年,大宴會廳散場後,常常出現來賓們排隊上廁所的現象。考慮到領導同志使用不方便,大會堂負責人便決定開闢一個首長專用廁所。

一次,周總理要上廁所,服務員把他引到專用廁所。周總理很疑惑,什麼時候增加的廁所?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周總理對大會堂的負責人作了嚴厲批評。

按照當年的規定,服務員的選拔是高標準。比如,男孩身高要在1.75米至1.8米;女孩身高要在1.65米至1.7米。相貌端正,最重要的是素質高,思想表現好。

起初,服務員都是選用的北京人。但後來卻不用北京人了。到底是爲什麼呢?

一、穩定軍心。過年的時候,北京人能回家團聚,而外地人卻孤孤單單;二、安全保密。北京人回家後,難免會向家裡人說起在工作中發生的一些事,有時可能會泄露國家機密。

此外,大會堂的服務員每隔4年要換一批,主要也是出於保密方面考慮。說起來,在大會堂當服務員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如搬桌椅。

因爲大會堂召開的會議種類很多,會議的大小規格不一。這就導致了桌椅要隨時增加或減少,這些都需要服務員來搬動,勞動強度很大。

當然,能在人民大會堂服務的人,必然是各方面很優秀的佼佼者。他們的內心是充滿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