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買中國賣倒風潮盛 企業冒風險也要量產應付陸客「爆買」

文圖/特約撰述 福澤喬對於一個國家的觀光發展,爆買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如果不是爆買而是倒賣,那對於企業可能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像日本最近發生一起事件,就引發網友熱烈討論。3月底京都高島發售一款少女人偶,是以日本已故畫家「中原淳一所畫的知名少女Lorina爲原型的人偶。人偶高64公分,由知名的玩具製作公司VOLKS製作。這套被稱爲Super Dollfie系列的人偶,每一尊是手工打造,無法大量生產。

這一次Lorina系列於京都高島屋限量100尊,且每一尊售價高達12萬4,200日圓因量少稀有,所以在市場上一直都是搶手貨。但就在同一天,中國淘寶已經出現同款人偶上架,每一尊賣價人民幣8,650元(將近15萬日圓),才發現原來當天現場100尊的買家都是同一個人。

事件的發生是這樣子的。發售當天,百貨公司還沒開始營業,門口就擠滿排隊人潮。由於一個人限購兩尊,工作人員在發號碼牌的同時,發現隊伍前50名每個人都要買兩尊Lorina,於是號碼牌發到50號就結束。等到開始販售後,高島屋的人發現都是同一名男子現金,繳付每一個人的費用。

工作人員開始起疑,難道這個人是來倒賣的倒爺嗎?但考量他並沒有任何違法之處,還是決定依照約定出貨。同一天,中國淘寶同款人偶上架,每一尊賣價多2-3萬日圓!
 據日本政府統計,自2009年開放中國自由行之後,訪日的中國觀光客就從過去每年50萬人,年年呈倍數增長。中國觀光客每人每次平均消費金額約23萬日圓,以購買家電、化妝品以及藥品的項目最多。他們消費力驚人,一進藥妝店電器用品店,就把貨架上的都掃得一乾二淨。這就是日本流行語「爆買」的由來。

在日本商人開心地看着報表天天攀升同時,令人不太開心的事情逐漸出現。因爲中國禁奢令的公佈,從2017年開始「爆買」降溫。日本企業發現,一些高品質商品,被大量的購入中國,然後透過網路電商平臺轉賣。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化妝品大廠,像是資生堂高絲以及寶麗。這種倒賣方式,讓日本總公司營業額屢創新高,其貢獻者就是來自中國經營電商的經營者,卻多少影響中國當地的銷售

這些人透過日圓以及人民幣之間的匯差,鎖定高單價商品大量蒐購,待回國後上架到電商平臺銷售。從日本法律來看,是遊走在灰色地帶。所以日本這些大廠,只能透過強化生產線,提高日本生產量因應。但是,這同時也隱含一個危機,一但中國消費者的嗜好、規範風向一轉,直接影響的就是這些爲了中國客而大量投入設備擴建的廠商們。

雖然廠商們瞭解這樣的套路,但畢竟來者是客。於是,現在只能採取消極作法,以每人每次限購商品的規範,降低這股潮流帶來的風險。只是,經過京都高島屋的人偶購買事件之後,似乎也證明這樣的規定還是有突破的對策,就看這種無限循環怪圈,要怎麼找到合適地解決方法。